阅读历史 |

第140节(2 / 4)

加入书签

也分得清轻重,因而慎重点头道:“王妃放心,奴婢明白了,会慎重行事的。”

晚饭后,玉兰回来,气呼呼地回报说:“奴婢悄悄跟他说了,他只说知道了。王妃您说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究竟行还是不行啊?”

安然失笑地看着气呼呼的玉兰,反而安慰她道:“既然岳先生这么回,必然是有几分把握的。我们只需等着就好。”

背后的算计,朝堂交锋

这天晚上,平王府依旧是喜气盈盈,而刚刚从尚书一职上退下来的李正谦李老爷府上就不同了。午圣旨下来,下午得到消息的人就不断上门探问情况,到了傍晚,从朝中下来的李氏一党的官员们都齐聚一堂,商讨办法。人虽然多,却始终充斥着一种不安和恐慌。

安王午后得到消息,又惊又怒,当即带着首席谋士蒋少立赶了过来。知道是平王使坏,气得他当场骂了平王一盏茶的时间,但骂来骂去左不过就是“卑鄙无耻,不能人道,生不出儿子”之类的话。

李正谦暗自叹气。安王比起平王来差的的确不是一点半点,要是他选继承人,有了平王珠玉在前也不会选他。早知道这样,当初让皇后将平王养在名下,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可惜当初大皇子聪明伶俐,皇后自己总是生不出孩子来,又急于争宠,就将二皇子养在名下。当时三皇子刚刚出生,哪里就能想到会有今天?

现在已经都这样了,安王就是骂上三天三夜又有什么用?还不如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扭转局面的。

而蒋少立也不愧为安王第一谋士,他很快抓住要点,问道:“大人说当时在勤政殿时平王妃也在?”

安王总算是醒悟过来,立即抓住这一点,带着几分兴奋道:“平王妃一个女人竟然在勤政殿呆这么久,探听父皇和大臣议事,岂不是牝鸡司晨?明日朝堂上让人弹劾老三去!他们夫妻到底要做什么?难道老三不行,让自己的媳妇讨好父皇不成?”

“王爷慎言!”李正谦严厉地斥责一句,又见大堂里没有多余的人,都是自己的心腹,这才松了口气道,“别说事情绝不可能是这样,就算这是真的,也不能说!王爷要打击平王,怎么做都行,但万万不可捎带上皇上,不然……”

不然什么李正谦没有说,不过安王也明白过来。他刚才就是太兴奋了,其实只要稍微静下来,他自己也能发现这事不妥当。

“舅父说得是!”安王讪讪地笑笑,但继而又坚决道,“不过这事一定要在朝上参平王一本才行!”

到了晚上,在各部任职的各级官员都到了,相互打听清楚了情况,商议了一个时辰,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虽然谁都知道皇上这是有意下了李尚书的职,可毕竟皇上明面上的理由找得好,说是体恤老臣年老,精力不济,让回家荣养,倒叫人不好说话。要是皇上以李尚书办事不力为由革他的职,他们还能帮着求情,毕竟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就不会糊涂一次?看在李尚书为国尽忠这么多年,也要劝得皇上网开一面原谅李尚书才是。

“要不然,大人过几日再大张旗鼓纳一房妾侍吧!”有人提议。

众人一听,顿时茅塞顿开。是啊!皇上说李尚书年老,精力不济,不堪政务繁琐,那就用事实告诉天下人,李尚书还能纳十几岁的小姑娘为妾,身体好得很呐!

大家纷纷叫好,但李正谦却并没有立即应下。经过今天的事情,他很明白皇上要夺权的决心有多么强烈。他这样明着打皇上的脸,与他对着干,只怕不仅不能达成所愿,反而惹怒了皇上,于事无补。

想到这里,李正谦摇摇头,觉得这个法子不行。就算要用,也不能用得这样急。至少过个一年半载的,他再纳妾,那也是表明经过这一年半载的调理,他的身体恢复了。为感激皇上对老臣的体恤,他愿意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来一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辞,到时候他们在朝中的势力一起努力,这事说不准就成了。

打定主意,李正谦一说,众人纷纷赞好。

紧接着,安王又道:“就算舅父暂时不能重归朝堂,但父皇让老三接替您的位置,却万万不能让他得逞!”

李正谦点头道:“这是自然!吏部我们经营了这么多年,皇上想要将我们一网打尽,绝不可能!平王就是去了吏部,老夫也教他坐不安稳!”

众人一听,立即又笑了。这些年来,皇上没少安排人去吏部,但只要不是他们的人,很快就会做错事情被踢出去。唯一留下的两三个人也是在皇子争储中保持中立的世家子弟,实在却不过脸面才留下来的,但也与李正谦有默契,就是不能参与皇子争储。

安王跟着得意地笑了一阵,而后便一副胸有成竹全在自己掌握中的模样道:“只是等老三被撵下去以后,谁来接任这吏部尚书一职倒可以提前商议好。”

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的,按照惯例,多半是在吏部侍郎里选一个上去罢了。安王这么慎重的提出来,却是担心自己内部的人为这个位置争抢,要是因此闹得不愉快可就不值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