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31节(1 / 2)

加入书签

张居正已经十九年没有见过他爹了。看起来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可是让人读起来就觉得吴中行在说张居正不孝。

后面又说,张居正应该立刻赶回去守孝,这才是谨守圣贤义理、祖宗法度。并且还说“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视听,惟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

之后,吴中行还把题本的副本给了张居正,认为张居正这么干给天下的读书人做了一个很坏的表率。

你为了权势,居然罔顾孝道,罔顾三纲五常,简直枉为读书人!

说白了,吴中行觉得张居正背离了读书人应该遵循的道,也就是规则。

你清查土地、改革、反贪腐,这些都没问题,得罪了人都没关系。但是你背弃读书人的伦常,这我绝对不能够原谅你。

朱翊钧手指敲打着题本,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意思,真有意思。

事实上,像吴中行这样的人不但有,而且还很多,甚至有的时候这样的人比政治上的敌人更麻烦。

那些贪官污吏反对张居正,弄死也就是了,没什么可说的。

可是吴中行这样志同道不同的支持者,处理起来很是棘手。

在朱翊钧看来,大明朝的改革需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

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弄,尤其是在思想方面最为重要。

现在的理学已经腐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存天理、灭人欲”那套就应该摒弃掉。

作为后世穿越来的人,朱翊钧非常清楚,没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没有一个好的主义,你还想发展?

路线之争,思想之争,人脑子都能打出狗脑子。

沉吟了片刻,朱翊钧抬起头对陈矩说道:“走,去一趟母后那。”

“是,陛下。”陈矩连忙答应。见到朱翊钧已经走了,连忙迈步跟上。

朱翊钧来到李太后这里的时候,李太后正愁眉不展。

外面的消息闹闹腾腾,也没个准信,让李太后心里面没什么安全感,饭都少吃了一碗。

“母后。”朱翊钧对着李太后行了礼。

“免礼吧。”李太后摇了摇头,有气无力的说道:“又有什么事情了吗?”

朱翊钧点点头说道:“吏部那边不同意慰留张先生。吏部张瀚还没有什么动作,不过这事应该就快解决了。”

“之前御史曾士楚、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倡疏奏留,现在名单上的臣子们都已经上了题本,大家都希望张先生留下。看来张先生还是很得人心的。”

朱翊钧说到这里也没笑,反正是李太后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里有一份题本,让孩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还请母后帮忙看看。”

说着,朱翊钧就把题本递了过去。

李太轻轻点了点头,伸手接过题本。

翻看了一眼,李太后的脸色就沉了下来,抬起头看着朱翊钧说道:“这个吴中行是什么人?”

“刚刚听皇儿的意思,满朝都同意,非常和谐。这个时候吴中行跳出来,而且让皇儿觉得不太好办,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吴中行的地位并不高,翰林院的编修而已。”

“这个人是张先生的学生。”朱翊钧有些尴尬。

谁能够想到自己的学生站出来反对老师呢?

而且言论还如此的不客气。

事关张居正的学生,朱翊钧觉得棘手也就正常了。

李太后想了想问道:“陛下准备怎么办?”

反对夺情的,全都收拾了

怎么办?

对于吴中行这样的,朱翊钧没有什么迟疑,绝对要收拾掉。

自己只要用张居正,吴中行不能留。

现在大明的新政已经和张居正绑在一起。只要张居正一倒,旧党肯定反攻倒算。

不说新党能不能够抵挡得住,倒了这样一个领头的人物,肯定人心惶惶,搞不好就是新党的大溃败。

到时候,前五年的改革就功亏一篑了。

这样的事情,朱翊钧怎么可能干?

朱翊钧有自己的想法,但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朱翊钧说道:“先看看吧。”

他并不是想看看,只是想找更多的人站出来。

“不行。”李太后的脸顿时就沉了下来,有些生气的说道:“这种人忘恩负义,不能留。他是张先生的学生,人品有问题。”

朱翊钧有点尴尬,略为迟疑着说道:“母后,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李太后生气的说道:“这样的人,你还想留着吗?”

朱翊钧心中一动,表情顿时就严肃了起来,站起身子躬身说道:“回母后,是孩儿考虑不周。孩儿就按照母后说的办。”

满意的点了点头,李太后说道:“这才好。”

朱翊钧转头吩咐陈矩道:“让锦衣卫去,把这个吴中行下诏狱。”

“是,陛下。”陈矩答应了一声,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