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3 / 4)
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宋援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不会到时候打起来吧?”宋援朝心里暗想,可仔细琢磨后又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
罗阳和张勇他都认识,对于他们的性格也很清楚,虽然有可能发生针锋相对的场面,但打起来应该不会,可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果,宋援朝就吃不准了。
“我说老宋,你这样看我干嘛?眼神怪怪的。”当宋援朝一边思索一边看着罗阳的时候,感觉到他的目光的罗阳忍不住问了一句。
“呵呵,没什么,估计是今天太累了有些走神。”宋援朝笑着找了个理由解释一句,接着又道:“老罗呀,沪海和燕京风俗不一样,沪海人相比燕京人更注重人与人的社交距离感,这点倒有些类似西方的风俗,毕竟这是沪海的历史造成的。”
“这几天我手上有事,没时间陪你逛,所以和你晓芸在外面别和在燕京时候那样大大咧咧的,要不容易被人误会,晓得伐?”
“晓得来!”罗阳用着别扭的口音回了他一句沪海话,接着白了他一眼:“你以为我傻子呀?出门在外低调的道理我明白,放心好了。”
“呵呵……”宋援朝笑着点点头,有些话他不能明说,只能用这种方式善意地提醒下罗阳,至于罗阳能听进去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总比不说的强。
吃完了馄饨,掏钱结账后起身回家。
一夜好睡,第二天宋援朝吃了早饭后就开车去了同济大学。
现在已经是暑假,同济大学和京师大学一样都已放假,不过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全国闻名的,由于建筑系的特殊,所以同济大学的一些老师还在学校里办公。
到了同济,找人询问了下潘教授的办公室,宋援朝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提着特意带回来的礼物敲开了潘教授的办公室门,开门的正是潘教授。
相比姚教授,潘教授要显得年轻一些,穿着打扮也比姚教授新潮许多,用沪海话来形容就是穿的“山青水绿”再加上他一副儒雅的面容,极有帅大叔的气质。
和潘教授的见面很是顺利,在宋援朝来前姚教授就帮忙给潘教授打了电话,有了姚教授这层关系,潘教授热情地接待而来宋援朝的到来。
先是聊了一会儿在燕京的姚教授,接着宋援朝这才说出了来意。对于宋援朝说的来意潘教授已经知道了,当即询问宋援朝那套房子的所在位置,当宋援朝说出那套房子的路名和门牌号的时候,潘教授的神色显得有些惊讶。
和姚教授一样,在燕京姚教授对燕京市里那些老建筑了如指掌,而在沪海的潘教授因为专业的缘故对于沪海的那些百年历史的老洋房同样也是如此。
宋援朝的那套房子位于法租界的祁齐路北端,这条路非常有名,沪海有个建筑中外驰名,那就是马勒别墅。可很少有人知道马勒别墅其实有两处,一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幢,而另一幢就藏在祁齐路的高墙林荫之中。
除去这另一幢很少为人所知的马勒别墅外,南北长947米的祁齐路还是沪海老年大学、音乐学院、生命科学院等著名单位的所在,当年许多名人曾经在沪海的故居也在那边,而宋援朝购下的那套老洋房就临近老年大学,曾是法租界董事局副总董的私宅,和大名鼎鼎的白公馆仅一墙之隔。
诧异的目光一闪而过,虽然对宋援朝居然有能力拿下这套房子感觉意外,可潘教授却没在这方面过多询问。
正如宋援朝和罗阳说的那样,沪海人的社交习惯更类似于西方,这是沪海的历史造成的,尤其像潘教授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能体现这种特点,对于个人隐私很少会直接打听。
知道了情况,潘教授心里也就有底了。沪海的许多老建筑当年的图纸还都保留着,以潘教授的身份地位和人脉要从管辖地房管局把图纸调出来不难。
所以潘教授主要是询问了宋援朝打算怎么修缮这套房子,并且问了些内部软装的问题。对此宋援朝早就考虑过了,和燕京的四合院不同,沪海的这些老洋房都是西方建筑,当年最早的主人也不是中国人,所以无论是建筑和布局都带有鲜明的西方特色。
宋援朝提出具体工作一切都有潘教授为主导,他只希望按原来的要求进行整体修缮并添加适应现代生活所必要的设施和布局。此外,对于装饰包括家具和软装,宋援朝希望按原本的历史风格恢复,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等修缮和装饰完毕,宋援朝希望看见它最初的面貌,无论是内外都是如此。
对于这点得到了潘教授的认可,同样也让潘教授对这个项目大感兴趣。不过他告诉宋援朝,如果要做到这点需要的费用可不低,对此早就有准备的宋援朝明确告诉潘教授费用不是问题,同时还拿出了和姚教授修缮四合院的同样条件,邀请潘教授帮忙。
既然宋援朝这边没问题,那么潘教授这里就更没问题了,当即潘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两人约好先找时间一起看看房子,然后再出方案,等方案出来后宋援朝这边认可后就开始动工。
谈完事,留下礼物的宋援朝起身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