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1 / 2)

加入书签

伊尔塔特铸造的金币正面刻着花藤缠绕的利剑,与人类世界的流通金币大为不同。凯尔茜也许还辨认不出,但斯塔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对这个图案一定再熟悉不过,这样也给露西塔的身份增添了可信度,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个人印章的作用。

她印下那枚淡紫色的火漆章,心里一边想着,有时间要自己刻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章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刚露出一点鱼肚白,报时的鸡都还没睡醒的时候,露西塔农场的姑娘们已经全起了床。

她们将清理好的房子上了锁,里里外外又检查了一遍院子,挂上了小院的门闩,转过门前的小路,走到了鹦鹉街上。

身后,篱笆上的悬铃花依旧火红地开着。

三人一魂都不是普通人类,就连最小的琳妮娅体力也非常惊人,靠双腿越过群山,抵达蒂罗尔城时,连气都不喘一喘的。

她们脚程很快,抵达时才刚过午餐时间。

街上的行人不多,不知谁家窗台上的猫都有点蔫蔫的,在阳光里眯着眼睛,慵懒地卧在铁窗后。

露西塔熟门熟路地绕到邮局去,将昨夜写好的信寄了出去。

地址填的是法洛斯城的驿站,她和斯塔夏她们分别的那座城市,也是她们两人暂时落脚的地方。

邮局工作的依旧是那个脾气差的金发姑娘,开窗看到露西塔,已经有点熟悉了:“又是你?”

她看了一眼露西塔背后拖家带口的,甚至还赶着几只绵羊,不免多问了一句:“你要出远门了吗?”

“是啊。”露西塔点点头,随口问道:“这家邮局是你开的吗?怎么每次来都是你一个孩子在照看。”

“当然不是!我倒是想呢。”那姑娘用一种“你好傻”的口吻说:“我在给我姨妈帮工。”

露西塔点点头。

那姑娘又问起来:“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连羊都要带去?”

“维克托黎。”

“天,这么远!”她叫起来,倒也很有分寸地没再打听她们要去干嘛,低头从窗台上一盆开得正盛的茉莉上掐了一朵下来,递给露西塔:“这个送你。一路平安。”

那是刚开不久的虎头茉莉,雪白的花瓣颤颤巍巍的,花头不大,花茎也很纤细。

露西塔很给面子地别在耳后,用耳后的发夹固定了一下。

戴上去显得有些奇怪。

她摸了一下头上的花瓣,笑起来:“谢谢。那么,再见。”

蒂罗尔城的码头非常小,还是由旧年的木头造成的,踩上去吱吱呀呀的,总觉得有点不安全。

在蒸汽轮船问世之前,这座码头一直是渔人出海打鱼用的。

打通与外界的航线之后,在旧码头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适应性改动,就形成了现在的码头。

陆续有一些载客的蒸汽船往来,稀稀落落的,停靠在码头附近。

滚滚的黑烟从船上的锅炉烟囱中不断地冒出来。

一声长长的鸣笛,又有一艘轮船到岸,不知是客轮还是货轮。

拎着或木制或皮制行李箱的旅客们大概是蒂罗尔城穿得最好的一拨人,双排扣大衣、平顶礼帽,皮质长靴。

年轻些的戴帽子的少一些,编辫子的、绾发髻的多一些,年老的女士更讲究些的,还戴着磨片眼镜,金银丝从眼镜腿垂下来,挂在脖子上。

有的人行色匆匆,看起来是谈生意的商人;还有的像是旅客,拖家带口的,行路较悠闲一些。

只是总的来看,这码头的人流量都可以用“稀疏”来形容。

露西塔一行人赶着咩咩叫的羊群进来后,顿时吸引了整个码头若有若无的目光。

体面人不会发表什么刻薄的言论,她们只是优雅地捂了捂鼻子,隐晦地打量这群“衣着奇怪”的牧人,然后不动声色地绕行。

可惜,在场三人一魂,谁也不在乎这些眼神,只是赶着羊尽量靠边走,以免堵住旁人的路。

她们是算着时间到达码头的,那艘“姜花号”小型蒸汽轮船已经准时停靠在了码头,打开了舱门。

检票员见到露西塔赶着的一群绵羊,已经惊呆了,一时间想不起先例,竟然不知道要不要放行。

毕竟,养殖的活计都是那些农场主、甚至她们雇佣的牧民们做的事。

而别说牧民,就是以多数农场主的的阶级,消费水平也难够得上几金币一张的船票,最多咬咬牙买一张下等舱的火车票就是极限了。

况且,就算真有农场主来坐船,打扮体面还来不及,谁会赶着一群羊来啊?

检票员傻在那里,还好船上的水手眼尖,远远地看见了,叫了一声:“她们的羊买了票的,叫她们上来吧!”

检票员迟疑地点点头,让过了身子,看着露西塔赶着羊群踏上甲板,嘴还没合上:“上帝啊……”

船舱里的乘客见着这群羊路过,纷纷捂着鼻子躲避,有的已经冲船员抱怨了起来。

船员也知道小羊即使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