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从来光阴不等人(5)(1 / 2)
对于县医院的医生来说,足不出户就能够听到专家的江祖,实在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李鑫现在就恨自己怎么没早点想到这件事情,只要他的手机连接上了大屏幕,就开始开一个会议室,让相关的医生一起来听。
而且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地方,听到不同的课,即便是不出去学习,也可以提升医生的技术。
说干就干,李鑫马不停蹄的去找了院长,提出了两家医院进行合作的事情,架上摄像头,利用网络传输的技术,让远在德格县的医生,也能跟在成都的专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共享同一个讲座。
对于这种好事,院长当然是双手双脚的欢迎,立刻给成都的医院去了电话,想要一起合作。
对于在现场多加一个摄像头,将讲座的内容传输给德格县的事情,成都的医院当即爽快的表示可以,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他们本来就要录下来一份当做备份的,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就这样,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了医疗上,原本空着的会议室,迎来了一批怀着激动心情的医生,他们在会议室坐好,跟成都的医生一起,期待着这次讲座。
有了这次试水的讲座远程直播,也让李鑫的猜测成真了,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应用到的,只要有足够稳定的信号,就可以将原本落后的德格县跟其他的地方联系起来,可以更好的发展。
思量再三,李鑫还是把这件事情写成了报告,给毛华盛递了上去。
现在网络比较稳定的,只有德格县城里面,出了县城,其他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没有信号,到了下面的乡镇,信号会好一点,但是很卡。
各大通讯公司在这里建设的信号基站并不多,因为建设难度大,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导致这里的信号覆盖率不高,并且缓慢。
毛华盛看到报告,也是精神一震,他思虑的显然要比李鑫更深更远。
虽然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有提高这里的宽带和4g覆盖率的想法了,但是却远远没有现在要更加的急切,试想一下,下面的乡镇的学校,医院,诊所,都安装上了新的电子设备,然后可以顺利的跟发达的地方接轨。
让村子里的孩子可以接受到跟市区的孩子一样的教育,这简直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创意有了,但是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可能直接直接一口吃成胖子,现在连最基础的道路建设都还没有搞定,格达乡的公路还没能通,以及其他乡镇的公路也有破碎需要维修的情况,毛华盛按下了心里的激动,从最基本的事情开始干起。
申请了一部分的资金,毛华盛已经给在格达乡的饶文博同志先拨款了,让他尽快的开始维修公路,剩下的资金各个地方稍微分一下,就几乎是没有了。
修路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比起之前来说,现在修路的技术,已经进步很多了,技术的更新,让原本格达乡恶劣的自然条件,也变得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了,阻挡着饶文博修路的,是其他的因素。
将修路的工程外包给了外面的施工队,饶文博暂停了他走访建档立卡的贫苦户的工作,开始盯着道路的建设,工程的进展刚开始还是顺利的,但是很快,新的阻力就来了,一群村村民堵到了施工队的前面,说是公路的建设,占用了他们的土地。
公路修建的路线,是专门请工程师规划好的,基本上是最优的路线。
这里的地势并不支持太大幅度的更改路线,要是想从这里过去,是一点路线都改不了,施工队被迫停止了工作,等待着这事解决。
虽然修路暂停了,但是花销可是一点都没停,简直就是在烧钱,县里拨来的资金本身就不多,根本耗不起,饶文博几乎是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到达了现场,开始跟双方沟通。
“老乡,既然你说这里是你家的地,那你有啥证据没有?”
饶文博心里也是着急啊,眼看着马上就到了冬季,那时因为太冷了,修路的工作是需要暂停的,常年的冻土根本就凿不开啊,再加上综合考虑之后,选用的材料是沥青,就更加耽搁不起了。
“证据?周围的人都知道,这片地是我家的,还需要什么证据?”
这话一出来,饶文博就确定了这一家子人,并没有土地证,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地,这里的基础建设和法律科普始终是不够多的,完全讲不清道理。
“那现在我们需要用这块地来修路,您看,为了格达乡的建设,您把这块地让给我们怎么样?我愿意拿其他的地跟您换一换。”
饶文博是不敢轻易说赔偿款的事情,不然这话传出去,恐怕整条公路的规划路线都会变成有主的地方,这路修不出去两百米,钱就先没了。
苦笑了一下,饶文博没想到,他有一天也会变成现在这个“扣扣搜搜”的样子,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精打细算的好像是一个守财奴。
“换?不能换啊,我们一家子都住在这里。”村民指了一下身后的一个碉房,他们一家子就住在这里,藏族是游牧民族,除了帐篷之外,就数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