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章(1 / 2)

加入书签

知道他们老两口的心意,苏乘棠就把鸡蛋和干菇都收好了。

苏家和从外头赶着驴车到家门口停好,手里提着一串手掌大小的鲫鱼鱼干,乐呵呵地说:“老吴家欠了我一元钱,干脆要了他家的鱼干给你解解馋。他家鱼干做的可干净了,都是从大河里下网捞的野生鲫鱼。你婆家要是舍得,放几滴香油蒸着吃,要不然用明火烤着吃,骨头都是酥的。”

苏乘棠不跟二哥客气,美滋滋地提溜着鲫鱼干,扒拉着看了看。大概十来条的一长串,每条鱼肚子都豁开,里面的确收拾的很干净,连黑膜都没有。

“我婆婆说今年比去年冷,恐怕过年的时候下大雪,我要是回不来娘家你们也别惦记,开春一准回来看望你们。”

苏乘棠抱着毛豆上车,小孩手里还抓着一把冰糖。赵永香给他的偷摸塞的,苏乘棠就当看不到,等到回去再给他没收。

袁梅过年前还得去医院复查,正好苏家和送了苏乘棠回家,再一起去医院。

现在他们去医院也不畏惧了,到了那边都认识,亏得苏乘棠结了好人缘。有不明白的地方多问两句,也没人笑话他们夫妻俩,反而解释的很清楚。

苏乘棠出门的时候,看到桂香背着一捆柴火后院绕到屋子里来。桂香低垂着头,始终没用正眼看苏乘棠,一直都很自卑羞臊的样子。

苏乘棠也不刻意跟她套近乎,以后走动多了应该就好了。

毛豆坐在驴车上,挨着袁梅坐着。

袁梅喜欢他,老早她就想要个孩子,看到毛豆乖巧伶俐,小模样生的也讨人喜欢,就把毛豆搂在怀里,掰着手指头让他数数给自己听。

苏家和一路给苏乘棠送到婆家前面的路口,苏乘棠下车以后,袁梅又提溜着一个坛子给她。

苏乘棠已经拿了不少东西,看着坛子无奈地说:“这又是什么?我可真拿不动了。”

袁梅笑着说:“你上次不是说咱家的葡萄酒好喝么,我给你捧过来一坛,你要是不要我可送给医院的医生护士啦。你可不知道,上次复查带了一坛过去,她们都说好喝,一个劲儿地找我问呢。”

苏乘棠记得酸甜的口感,忍不住咽了咽说:“要的要的,我能行。”说着她就想要抱起坛子。

苏家和见她馋猫样,单手把坛子夹起来说:“我给你送到家门口,看看谁在家不得打个招呼再走啊?”

也是,娘家人送到这边,怎么样也得打个招呼。

苏乘棠跟他们往家里去,回到家发现公婆都不在家,只有小君一个人。

袁梅跟小君客套了两句,苏家和着急带她复查,俩人急吼吼地离开了。

小君跟苏乘棠一起把东西收好,拉着苏乘棠往东屋里去:“王知青问她的棉大衣做好了没有,过两天有乡里的知青大会,她想穿着新衣服去。”

“做好了,就剩扣子没缝。”苏乘棠说:“知青大会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吧?”

小君说:“那当然,往年咱们村都是优秀知青去的。”

王知青性情温和,对人和善,除了爱穿新衣服没什么大缺点,听说学习也不错,成为优秀知青也是理所应当。

毛豆昏昏欲睡,苏乘棠把孩子抱到炕上塞被窝里睡觉,还不忘把他兜里的冰糖拿出来放到他的糖罐罐里。

糖罐罐就放在窗台上,毛豆每天吃一块花生糖攒一块花生糖,全都放在陶罐罐里。连着之前没舍得吃的大虾酥、水果糖,还有冰糖,都用纸包好,收的妥妥帖帖。

苏乘棠坐在炕边上,把扣子缝上。小君扯着衣角,帮着把衣摆下面又缝了一道,这样大衣更扎实,不怕跑棉花。

袁梅给的葡萄酒足足一大坛,苏乘棠找出洗干净的汽水瓶,给王知青打了一瓶。

“你尝尝,我二嫂做的。”苏乘棠给小君倒了一口,自己也喝了一口。

小君觉得有点酸,吐了吐舌头。苏乘棠倒是觉得不错,就是酒味浓了些,要是再多些葡萄的清香就好。

这种发酵工艺是需要专门的师傅教导,苏乘棠原来自己也做过葡萄酒,在网络上获得过相关知识,打算回头跟二嫂说说,让她再改进改进。

“她能喜欢么?”小君知道苏乘棠这叫“回馈老顾客”,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女同志送酒。

“你还小,葡萄酒适合女同志喝,养颜呢。”

苏乘棠把汽水瓶揣到棉袄兜里,戴上棉帽,走到门口说:“我这就去给她送过去。”

知青点离大队部不远,苏乘棠过去的时候,知青们参加集体学习刚回来。

苏乘棠就站在王知青休息的房间外头等着,正好没有风,索性晒晒太阳。

她不是头一次给王知青送衣服,不少知青都认识她,见了苏乘棠打着招呼,问她找王知青,就有人跟她说王知青就在后面,她去帮忙叫。

结果王知青没来,汪知青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刚那位女知青听错了。

“她还有事,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汪知青看到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