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节(1 / 3)
“可惜这封信,晚来了两个月,不然朕怎么也要给沈七一个面子,点他胞弟做状元。”
说到这里,他看向高明,问道:“沈七那个胞弟,还在建康么?”
“奴婢不知道……”
高太监一愣,然后低头道:“奴婢这就去查。”
“要是在建康,就把他召进宫里来,朕要见见他。”
“要是不在建康就算了,等他回来再说。”
高太监低头应声:“是。”
说完这句话之后,皇帝陛下心里还是有些兴奋,他看了一眼自己桌案上还剩下近半没有处理的文书,挥了挥衣袖:“今日高兴,这些东西朕就不看了,高明,回头你把它们都送回中书去,让那几个老头去办。”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舒展了一下筋骨,畅怀一笑。
“今日心情爽利,摆驾昭德宫,朕要去瞧瞧朕的皇子!”
昭德宫,是惠妃娘娘的住所。
值得一提的是,惠妃娘娘所产的皇长子,在今年三月就已经对外公布了,只是昭德宫被皇帝以长皇子体弱不能见风为理由给封锁住了,禁止任何人进出。
就连孙太后去看她的大孙子,也只是在皇帝的陪同下,隔着宫门,远远的瞧了一眼。
不过算算时间,再有两三个月,这位洪德朝的皇长子,就能见人了。
毕竟到时候八九个月大,对外说五六个月大,就基本上没有人瞧得出来了。
到时候,皇长子的身份确立下来,惠妃娘娘在宫里的位份,说不定还能再往上涨一点,而孙太后抱了孙子之后,说不定对于惠妃的态度也能好上一些。
毕竟相比较于在孙家做女儿,孙太后在李家做媳妇的时间更长。
高太监微微低着头,目光闪动。
“奴婢遵命。”
扬眉吐气
皇帝去昭德宫,固然是要去看皇长子的,但是这会儿去昭德宫,今夜多半就会在昭德宫住下了。
收到了广州大捷消息之后,此时的皇帝陛下,心气又足了一些,恨不能立刻把惠妃抬为贵妃,以对外宣达自己至高无上的权柄。
不过皇帝陛下相对还是比较理性的。
这个念头他只是想了想,没有付诸实际。
苦熬了两天时间之后,时间来到了六月初四,沈毅写给兵部的文书,终于到了建康。
这种报捷的文书,对于兵部来说也是长脸的事情,兵部姜尚书,亲自带着这份文书到了中书,见到了中书诸位宰相之后,这位兵部尚书满脸喜意,对着中书首魁陈靖拱手笑道:“陈相,诸位相公,我兵部郎中沈毅,率部在广州大破倭寇,至此。”
他声音振奋:“我大陈东南,再无倭患可言了!”
听到姜尚书这句话,陈相与诸位宰相对视了一眼,各自的目光都有一些玩味。
在此之前,不管是兵部还是翰林院,都不太愿意承认沈毅是他们衙门的官员,一来是因为眼红,二来是因为不愿意跟沈毅这个“幸臣”有什么牵连。
现在,沈毅在东南立了大功,这位兵部尚书,立时就把沈老爷,变成“兵部郎中”了。
陈相接过姜简递来的文书,看了一遍之后,又把文书传给中书另外几位宰相,然后他抬头看了看姜尚书,微笑道:“这一次,沿海都司大破倭寇,的确是难得的喜事,不过这沿海都司的主官,可不是兵部的沈郎中,姜尚书不能把这份大功,都归在沈郎中头上罢?”
姜简这会儿,已经在中书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他看向陈靖,微笑道:“陈相,这东南到底怎么回事,下官不说,诸公心里也是清楚的,晋世子虽然挂名南下,但是恐怕连都司下属的几个指挥使都认不全,更不要说再下面的千户了。”
“这东南大定,我兵部功不可没!”
沈毅这些年,在朝廷里的“人缘”一直不是很好,除了赵昌平这个长辈之外,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替他在朝廷里说话,可是如今,这位兵部的堂尊,已经开始不遗余力的为沈毅揽功了。
当然了,他主要是为了自己。
如果平定东南的功劳,落在沈毅头上,那么兵部多少也能分润一些功劳,沾沾沈毅这个挂名郎中的功劳。
那么,兵部这个六部之中几乎与工部争倒数第一的地位,说不定能往上抬一抬。
更重要的是,姜简这个兵部尚书,个人的前程,也会亮堂一些。
且不说从兵部尚书的位置,跃升到中书拜相了,哪怕能从兵部尚书,平调到刑部去,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陈靖无奈的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看似一心为下属的兵部尚书。
“姜尚书,你也是朝廷的老臣了,不是不知道现在朝廷是个什么情形,自今上亲政以来,朝廷里的大事小事,都是要送到甘露殿的。”
他微微摇头道:“这份功劳究竟归属谁,你我说了都不算,归根结底,还是要上报到陛下那里,由陛下决断。”
“那便报到陛下那里去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