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5 大骨熬成汤(1 / 2)

加入书签

“韩氏……”

四天后,李解前往南顿县大工地视察的时候,收到了晋国来的密件。

进入夏天之后,道路就好走的多,夏初的梅雨季虽说头疼,但影响不大,整个淮中城在去年秋冬,储存了大量干草。

重要的办公机构也都建设在了高低,低洼处大多都是排水排污的蓄水系统。今年的淮水春汛,影响不大。

扬子江惯例来了两波洪峰,但影响不到李解什么,彭蠡泽倒是扩张泛滥了不少,倒霉的也是群舒诸国。

汝水虽说也涨了水位,但南顿县因为提前筑了土坝,应急一个夏天,注意好巡察,问题也不大。

其余支流的堤坝,也多有加固,只要不是碰上大暴雨冲垮堤坝,农业生产恢复,还是有条不紊的在进行。

这时候在南顿县驻扎,生活质量比不上淮中城,但也并不恶劣。

工地工程指挥部,立刻翻看着信件,里头的晋国文字密密麻麻,措辞虽然已经很接近淮中城的口语化,但还是古里古怪的,看得李解脑袋疼。

“昭娘!”

因为通传鳄人最近主要以晋国情报为主,李解就带上了魏昭娘。

“夫君何事?”

一身男装的魏昭娘听到李解的声音,捧着一只水壶过来询问。

“看看这中行云说的什么鬼东西!”

将信纸递了过去,魏昭娘将水壶放下,接过去看了看,脸色一变。

“怎么了?”

“信上说,韩氏出借郑城子强弓二千,硬弩五百。”

“还有呢?”

“还有就是此次主持之人,乃是广武邑韩氏、格氏。”

魏昭娘熟知晋国豪门的分布,见丈夫一脸糊涂的模样,立刻给他解释:“晋国之南,多年以来皆是征战不休,故前线封邑,多是韩氏、知氏。”

“如周天子疆域四周,除郑国在东外,其余北、西、南,皆是韩氏封地。整个周国,为韩氏三面包围。”

这么个分布状况,就清晰明了而且直观了。

李解抄起炭笔,在白纸上画了两下,神情很是玩味:“瞧这意思,这晋国内部的抗楚先锋,感情是韩氏?韩梅梅家里头有点实力啊。”

晋国的韩氏,基本上就算是跟着魏氏混的。

赵氏一家独大的时候,韩氏跟魏氏抱团,在一起压缩公族土地的同时,又跟赵氏互相抢夺膏腴之地。

现在魏氏随着正卿魏操的一系列骚操作,变成了晋国一家独大,甚至连大王都是魏氏这一边的,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韩氏要是继续跟着魏氏混,搞不好就会被魏氏给吞了。

招数不分好坏对错,只分有没有效果。

现在看来,作为晋国前线的韩氏,在跟郑国接壤的同时,也在“资敌”,哪怕这个敌有点弱有点虚,连国君都被南蛮子给坑走,但趁着郑国“国难”,借机发点小财,既能壮大自己,也能拆魏氏的台。

对列国来说,这就是晋国在暗中支持郑国。

至于“资敌”的后遗症,对韩氏来说,基本可以说是没有,内部狗咬狗还能因为强弓硬弩就开打不成?

韩氏料定了魏操不敢以此撕破脸皮,只要魏氏敢跟韩氏开撕,韩氏就敢公开力挺新王,并且还是拉着另外几家一起挺。

甚至韩氏内部还有了两套方案,一是如果魏操来明的,那他们也来明的,联合其余几家,喊出“还政大王”的口号;二是如果魏操来暗的,也不怕,还是联合其余几家,喊出“扩增王田,师法吴国”的口号。

前者就是把晋国的权柄,公开而又程序化地从魏氏转移到君主身上,反正韩氏也得不到,那就大家都不要算了,低烈度的掀桌,魏氏肯定恶心,权力也不会减少太多,但总归明面上就“平等”得多。

至于后者,那就更简单了,吴国为什么崛起得这么快,那都是老妖怪勾陈手头的资源多啊。

现在看看晋国公族的公田,还剩多少?寥寥无几啊。

公室土地的周围,全是赵氏、魏氏包围着,公室直属土地要扩张,那肯定是从赵氏魏氏身上割肉。

当然韩氏也不是没有土地在公室周围,但韩氏完全可以带头割肉嘛。

反正损失最小,以小换大,也不算亏。

韩氏在国内的操作,总体来说就是躺地上打滚,进攻是不可能进攻,只能恶心人的样子。

但效果绝对非常好,因此如果不是魏操有了绝对的把握,绝无可能这时候把韩氏逼迫到敌对面去。

于是哪怕明知道韩氏暗中支持郑国,也只能低调处理。

国际上要是认为晋国在扶持郑国,捏着鼻子,认了也就是认了,不认也没办法。

当然好处嘛,全都是韩氏占了去。

做老大想要不被揩油,难度系数不小。

有了魏昭娘的帮忙,李解差不离也把周郑楚附近的晋国势力分布捋清楚,其中既有晋国的大国战略,也有大国内部的权力斗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