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61 我为上国大夫也(2 / 3)

加入书签

要说李解是叛逆,没错,是叛逆。

但是对吴威王勾陈曾经的老臣子们而言,尤其是那些出身低微的下级军官们而言,李解是叛逆,但叛的是大吴,并没有背叛先王。

至于姑苏的军头、世家,想法更是纯粹,他们的确看不起李解,但他们更看不起现在的吴王姬虒啊。

毛头孩子凭什么对他们指手画脚?还故意放任太叔卯拉拢打压老臣子?这是想干什么?这是想造反啊!

至于具区氏之流等老牌大兵,与其说他们是忠于吴国,倒不如说忠于吴威王勾陈。

现在,吴国实际上最能打的名将,就是挂十二国将印,又受封于天子的汉子李解。

再加上种种无法求证的传说,《威王遗书》到底存在不存在,他们其实也说不好。

因为从兵法上来解释年轻时候先王的战绩,根本不好说,总觉得就是胡乱操作一把,然后大家一拥而上玩命,结果莫名其妙就赢了。

一次是这样,还能接受,次次是这样,就不得不让行伍之人怀疑人生。

尤其是最后一战,灭亡越国的那一通操作,根本让人看不懂。

可偏偏,越国就是真的被灭了。

于是越发地尊敬,也就越发地不敢确信那个传说,李解是不是真的就是吴威王勾陈的野种?

以前无所谓,现在很重要。

对老臣子们而言,甚至对具区泽那些出身低贱的吴国下级武士们而言,这是一种寄托,他们只会服从强者。

吴威王是强者,生前是,死后,更是。

姑苏城中的小娃娃,那就是个屁!

“吴人北上,便是汉人。”

忽然,一人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让周围的晋人,都是愣了一下,只是他马上又说了一句更让人惊愕的话,“晋人,如中行云,倘若南下,亦是汉人。”

“中行云、魏羽、胥飞……皆是晋中贤才,如今却是晋才汉用。”

“江阴会馆有一道传言,不知二三子以为如何?”

“可是淮中秀才过三关而入楚地治政?”

“秀才?”

“淮中城应试成功者,为阴乡夫人赞为‘才之秀者’,故曰‘秀才’。”

“说起来,某最佩服汉子之处,便是阴乡夫人至今,仍是坐堂正妻。”

“哈哈哈哈……”

有人听了顿时笑道,“倘若绛城失意之辈,只怕早就交易妻子,以求上进。两相比较,某亦是佩服汉子。”

“时人虽有人言汉子乃‘色中鬼神’,如今看来,亦只是好色而已。若论品性,反是上上。”

聊着聊着,晋人们的话题,逐渐就歪到了魏氏女良人在淮中城能不能发挥作用,和卫国公主相比,会不会差了一点意思。

正当晋国老乡们正要开黄腔的时候,却听外头传来了极大的动静。

还没等他们出去,就有人冲了进来大叫:“二三子!汉国派出使者,使者就在洛南!”

“使者?”

“此时?”

“莫非是朝贡?!”

“绝无可能!伐楚一事,如今已有结果。赵太后复归郢都,至于楚王,幽禁于渚宫之内。倘若是朝贡,楚王必定随行。”

“言之有理……”

如果真的是朝贡,楚王不可能不被带上。

倘若楚王熊生被带着北上,那消息就不会仅仅是汉国派出使者。

除了要盯着关西战事,晋人还要密切关注南方的权力更迭,现在的是汉子国最强,吴楚两国都是不行了。

唯一拿得出手的,原本应该是越国、宋国,可是越国被灭,迟迟无法复国。

即便越王宗桑还活着,但出不去姑苏城,越国的反抗力量,就是一盘散沙。

吴国是散装的吴国,互相之间的地方山头越来越多,但越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此时能威胁到汉子国的诸侯,少得可怜。

“走!出去看看!”

“同去同去。”

晋国人出去围观,也是打探一下消息。

很快,就看到了马队缓缓地前来。

队伍非常的长,除了马队之外,还有各种毛色的骡子。

这些骡子身上,都有骑着的持矛武士。

至于车队,数量少了一些,但只看车队、马队、骡队,汉子国的大牲口种类数量,就是相当的可观。

尤其是骡子,很明显要比马匹的气力稳得多。

“听闻这是‘鹿蜀’配种,吃豆甚少,是淮中城人和牲畜养殖中心所产。”

“去年曾前往淮中城,彼处长官沙瓜,便是养育‘鹿蜀’之能手。”

“淮中称‘鹿蜀’为驴,左马右户。”

“那此物又如何称呼?”

“骡。”

去过淮中城的晋人,用手指在掌心描了个字。

“作价几何?”

“并不外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