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瓷器啊瓷器(1 / 3)
“是!”贾似道很是兴奋的点了点头。
如果说,贾似道刚开始学习瓷器知识的时候,或许贾似道还不会太在意这样的一本古籍。毕竟,从现代的资讯的丰富程度来看,不管是什么样的书吧,真正的孤本,实在是少之又少,只要你的手头有点钱,完全可以买得到已经出版的。再不济,也可以依靠关系,弄到一些手抄本之类的。除非是你自己个人的收藏心得,又或者是长辈的一些代代相传的资料,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孤本。
在贾似道的家中,就曾有阿三为了让贾似道学习瓷器,并且尽快的入门,罗列出来的不少的瓷器一方面的书籍。要说,有没有周大叔给出的这本说瓷,实在是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但是,贾似道的心中却是不会这么认为。
这一会儿,他能到“周记”这边来,自然是讨了一个凑巧的机会了。若不是他鬼使神差的在这个时候给阿三打了个电话的话,贾似道还压根儿就的没有想到,周富贵大叔会对着一些年轻人,开始讲解一些瓷器收藏上的事情呢。
别看周富贵平时的模样,不是很和蔼,不芶言笑的样子。尤其是其坐在藤椅上,看着报纸的那般神情,隐隐的还有了几分威严的感觉。不过,在以往和贾似道说起话来的时候,还是颇有一些和蔼的感觉的。这样的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若是和你相交不深的话,可别指望人家能够大公无私的说叨些什么真东西给你涨涨见识!
由此可见,周富贵大叔这会儿,能拿出自己收藏的碎瓷片,以及说瓷出来,是多么的不容易了。
而且,收藏一行,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在收和藏,以及不断的寻接当中提升自己在古玩一行的眼力?若说要积累财富的话,那是需要运气的。毕竟,好东西的数量,实在是有限,而收藏一行的知识,却是无穷的,就好比是眼前的这本说瓷吧。
贾似道从周富贵大叔的手里接过来之后,就开始翻阅起来。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瓷器一行,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特有的艺术门类和审美的对象。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瓷器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最耀眼的成果之一,甚至在不短的时间里,在西方人眼中,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
由此可知,泥土烧而成的瓷器,是否承载了人类所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理想了。
它高高在上,又与我们保持最近的距离。瓷器滥觞于商代,至宋代展到极为成熟的阶段,在大江南北形成了定窑、钧窑、汝窑、哥窑、官窑等五大瓷系,到了明清时代,又出现了彩瓷,釉色转向多彩方面,从而形成了精细而俗艳的完美特征。
而在中国古代,凡是最稀少和最精美的东西往往为皇家垄断,禁止民间使用,有些甚至只有帝王才有权独享,作为曾经只有中国独有的瓷器,也受到历代皇家的喜爱。正因为此,瓷器不再只停留在实用层面上,而是通过对人物、山水与情景的揣摩,加强了其作为观赏性工艺品的艺术内涵。将绘画、诗词和书法搬上瓷器,瓷器逐渐展成为集书画、工艺于一身的特殊艺术品。
任何一件瓷器,即便是看似简单,却又隐含着如此之大的信息,着实是让贾似道这个初入门的人,看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似乎是每一本关于瓷器一行的不少的见识一样。
哪怕就是已经看过的,当贾似道再次读起的时候,也是对于书本中的描述,充满了虔诚的感觉。更何况,手中的这本说瓷,本身就是一本古籍。在翻阅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见识到上面的知识,还可以感受着,历来的一些行家们,也正是如贾似道现在这般,小心翼翼的翻阅着手中的这本书。
这种切身的感触,足以让贾似道把所看到的知识,更深一步的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恐怕,感受一些大家们在书本中蕴留下来的底蕴,分享一下他们的阅读体验,甚至是和那些收藏大家们一同翻阅一本古籍,来增加一下贾似道在瓷器收藏上的信心,这才是周富贵大叔把这本说瓷递给贾似道阅读的最终目的吧。
如此一来,贾似道的心头,又怎么能不泛滥起一抹喜意呢?
这边贾似道在缓慢的汲取着说瓷中的知识,肆意的在心里揣测着一些行家们,在看到如此的古籍的时候,有着哪般的感触,而周富贵大叔那边,则是依旧的,看着不少的年轻人,在柜台上,一片一片的寻找着自己钟爱的瓷碎片!
“我说周大叔,您该不是,就准备拿这些碎瓷片,给我们说叨说叨吧?”阿三瞥了一眼贾似道,现贾似道的入神之后,并没有上前去打搅。反而是在柜台前,和周富贵大叔插科打诨起来。
“怎么,难道不行啊?”周富贵大叔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些碎瓷片,对于阿三这样的人来说,是并没有多少帮助的。不过,对于小倩这样的初学者,甚至是压根就不懂瓷器收藏的爱好者来说,其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残瓷碎片的,别看单独的拿出来,的确是不显山不见水的,但是,一起组合起来,在长时间的观赏之下,好好的品评品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