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章 大胆(2 / 3)

虑是自己先说,还是让欧阳正先说。

&esp;&esp;欧阳正并没有丝毫动作,反倒是谢昉先开口:“启奏陛下,此事御史台已然调查完毕,其中细节,臣可为诸位同僚细细说明。”

&esp;&esp;“讲!”夏乾抬手,语调有些低沉。

&esp;&esp;其实谢昉的卷宗与奏折早已呈到了皇帝面前,此番再讲,不过是讲个满朝文武去听的。

&esp;&esp;众人微微抬头,听得谢昉娓娓道来,也听得众人有些惊讶惊叹。若是事情真如谢昉所言,如此盖棺定论,那宣府总兵李通,当真是万恶不赦,下场也可想而知。

&esp;&esp;谢昉说了许久,终于说完了。

&esp;&esp;夏乾消瘦的身形,唯有一双眼睛还精光熠熠,扫视一番众人,开口又问:“众卿可有异议?”

&esp;&esp;李启明又回头看了一眼欧阳正,方才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李通乃边镇良将,为国舍命几番,向来爱兵如子,岂能做下这般的事情?谢中丞之言,不过是有心人传言之道听途说,当不得真。李通既然已经赶到京城,不若让李通进殿,让其自己来说,如此才是公允。”

&esp;&esp;“宣!”夏乾依旧惜字如金,手臂也只是微微一抬。

&esp;&esp;“宣宣府总兵李通觐见!”

&esp;&esp;李通从大殿之外躬身而入,到得头前,一个头颅就磕在地上,身形战战兢兢,口中痛哭流涕:“陛下,臣有罪,死罪啊!麾下军将贪墨军饷十数年,致使麾下士卒个个面黄肌瘦,天怒人怨。十几年来,臣竟然不曾察觉分毫,臣死罪啊!不敢奢望陛下恩德,唯有一死以报陛下……”

&esp;&esp;这一通话语,听得夏乾眉头一皱:“起来,好好说话。”

&esp;&esp;李通慢慢爬起身来,又是一通痛哭流涕的诉说,说的不过就是方兴方达兄弟二人是如何贪墨军饷,如何暴力抗法,如何以刀兵抗拒缉拿,如何如何罪大恶极,如何哗变的过程。

&esp;&esp;夏乾并不接话,欧阳正已然上前:“启禀陛下,方兴就在刑部大牢之中,既然李通入朝来说,当传方兴来当面对质。”

&esp;&esp;“准奏!”夏乾答道。

&esp;&esp;一个太监飞奔出得皇城,便有几匹快马疾驰往刑部。

&esp;&esp;押解方兴的事情,自然是徐杰与徐仲亲自来做,即便是在这内城之中,方兴也不能有任何闪失。

&esp;&esp;一路直入皇城之内,徐杰与徐仲顶着刑部衙差捕头的身份,一直把方兴送到垂拱大殿之外,左右还有金吾卫数十,金殿卫几人。

&esp;&esp;方兴抬头看得这垂拱大殿,已然涕泪俱下,终于到了面圣的时候了。

&esp;&esp;徐杰站在大殿之外,不得片刻,就听到了殿内激烈的争吵。

&esp;&esp;争吵的话语,徐杰听得一清二楚,枢密院七八个人轮番开口,谢昉与欧阳正频频回击,还有李通的怒斥,也有方兴的申诉。到得之后,更有许多人也在开口,开口帮助李启明说话。其余之人,如吴仲书之辈,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便是吴仲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谢昉交好,却也不会在朝堂之上直接与李启明撕破脸。

&esp;&esp;争吵的焦点不过就是在分辨李通与方兴之言,谁真谁假。远在边镇宣府发生的事情,到得这里,哪里真的那么简单分辨真假。

&esp;&esp;有人心里有数,有人将信将疑,皇帝难做,不论皇帝如何想,真要定夺的时候,也要有一个以理服人,尽量能服众,能公正。

&esp;&esp;皇帝并非真的就是所有事情能够以自己一言而决,大臣与皇帝,其实也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皇帝若真的能够所有事情一言而决,国家必然要出问题。

&esp;&esp;自古中国,皇权的合法性,就来自皇帝的圣明。因为古今中外的封建社会之中,只有中国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有中国的皇帝是能被揭竿而起所推翻的。西方的贵族,世世代代都是贵族,西方的国王,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家人。所以西方的皇权,就需要宗教来加持,所以宗教在许多时候,也能劫持皇权,甚至大于皇权,因为宗教代表神,君权乃神授。宗教在许多时候,往往也发挥了帮助贵族以愚民的作用。

&esp;&esp;大殿之内争吵不断,听得殿外的徐杰也在为欧阳正与谢昉着急,在这朝堂之上,欧阳正与谢昉,当真显得势单力薄。

&esp;&esp;徐杰左思右想,忍了几番,有想了几番,忽然大声开口喊得一语:“陛下,学生有事禀奏!”

&esp;&esp;徐杰之语,内力而出,大殿随广,却是清晰传入所有人的耳中。甚至老皇帝夏乾身边,也忽然出现了几个持剑之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