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1 / 3)

加入书签

胤禛也放下手中的书本,饶有兴趣的等待着弘晖的下文。

“他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有傲骨,是不会随意接受别人的施舍的,我不应该试图用施粥的法子去帮助他们。”弘晖眼神明亮的说道。

“那你该如何做?”

“我可以立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只要留下一张书稿便可换取一碗白粥,这样还有几分雅意,想必会让他们觉得心中妥帖。”

“还有吗?”胤禛依然继续追问道,此时的弘晖却有些摸不着头脑,还有还有什么呢?

胤禛心里暗暗发笑,果然还是孩子心性,只为别人做了打算,还没给自己做打算呢!

“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遗漏之处。”胤禛也乐得让弘晖自己想明白,故而也不直说。

于是弘晖想啊想,想啊想,一直想不到阿玛觉得自己遗漏的地方是在哪里,直到听到阿玛吩咐下人去给十三叔送东西时,弘晖猛地一惊,十三叔的话唰的一下便再次钻进弘晖的脑海里。

“是因为你皇玛法喜欢我,我才生病了。”

胤祥的这句话如同魔咒一般悬在弘晖的头顶,不对,不对,不能以施粥的名头来做这件事情,太打眼了。

弘晖开始思索以何种名义来行此事最为合适,至此,弘晖才真正明白了韬光养晦、暂避锋芒的道理。

果然如胤禛所言,有些东西势必要经由他人说出,再由自己经历,方能真正领悟其中深意。

“阿玛。”当弘晖再次站在胤禛面前时,胤禛便知弘晖自己想明白了。

“儿子觉得可以放出消息,说我最近酷爱书法,恰逢学子进京赶考,于是便生出了这样的歪主意。只要来来往往的学子能赠上一页书法字,我便赠与对方一碗白粥,您觉得如何?”

“可。”

弘晖的神情陡然放松,暗暗地舒了一口气。这些小动作刚好被胤禛的余光瞄到,胤禛笑着摇了摇头。

临睡前,弘晖坐在房间的桌子前,屏气提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下笔流畅,笔走龙蛇,收尾干净利索。

“高伋,明日记得叫醒我,莫耽误了时辰。”

次日,如计划中的一样,四贝勒府门口摆起了大锅,里面是熬得浓稠的米粥。

米粥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一页大字换一碗白粥。

同时宜筠示意手头铺子里的下人们都将此事宣扬出去,有了第一个过来尝试成功的人后,其他的学子也都闻风而来。

用一页大字便可换一碗浓稠的米粥,这对于大多数并不富裕的学子来说都是极为划算的买卖,再加上是由四贝勒府里的弘晖阿哥亲自出面收的大字,给了学子们足够的体面。

于是来的人越来越多,一锅米粥迅速见底,一整天四贝勒府的厨房都在马不停蹄的熬着米粥。

弘晖每隔半天便会亲自出来将收到的大字拿进府中,有恰巧看到的学子,无一不称赞弘晖阿哥稳重有礼,行事举止有度。

四贝勒府门口的白粥连着施到了春闱的前一天,有不少的学子便是靠着这每日的米粥在这寒冷的京城里撑到了春闱的时候,心中自是为弘晖阿哥感激不尽。

四贝勒府内。

“最近可是累坏了吧。”宜筠笑着拉过弘晖,心疼的说道。

“儿子才不辛苦呢,米是额娘出的,粥是厨房的下人们熬出来的,儿子只用每隔半天出去一趟,算不得累。”弘晖小脸冻得通红,但眼中的神采却是遮挡不住。

“收进来的大字弘晖都看了吗?”宜筠饶有兴趣的问道。

弘晖就等着宜筠问这个问题呢,一听宜筠提起便赶紧去自己的房中拿了一张大字过来,“额娘,您瞧瞧这一张,写的真好看!”

宜筠拿过来瞧了几眼,“笔酣墨饱,力透纸背,写的着实不错!”

弘晖听到宜筠的认可后更是笑眯了眼,“额娘,写这个的学子叫李蟠,儿子打赌,此次春闱他肯定能中!”

宜筠笑着点了点弘晖的小脑袋,能中,能中!前世赫赫有名的文状元,能不中?

宜筠盯着弘晖,心x道:“这弘晖莫不是眼光异常独到,能从这么多大字里把状元之才的挑出来,可不是件易事!”

弘晖疑惑的反望着宜筠:咦,额娘怎么盯着自己瞧?

太子妃被禁足

三月,十四阿哥府放出消息,十四福晋完颜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这算是变相的解释了年前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所生的庶长子满月宴时完颜氏并未出席的原因。

一时间众位福晋和大臣夫人纷纷暗自看起了太子妃的笑话。

而这次出面的不再是康熙,而是太后。

宁寿宫。

太后罕见的召了太子妃去宁寿宫,太子妃自打知道完颜氏怀孕后就一直呆在毓庆宫,一些无关紧要的宴会也不愿出席,生怕被人笑话,但太后召见,瓜尔佳氏只得打起精神前往宁寿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