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节(1 / 3)

加入书签

“之后有需要我做的,黄公子尽管开口。”

胤禛回到临时府邸,在书房一坐就是许久,直到弘晖敲开了书房的门。

“阿玛。”弘晖看着胤禛布满疲惫的面容,端着一盏燕窝放在了胤禛面前,“苏公公说您最近晚上都很晚才睡,一直为盐官勾结的事情忧心。”

“弘晖,过来坐。”胤禛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弘晖坐在自己身边。

“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何解?”胤禛看着聪明伶俐的嫡长子,开口问道。

“百姓才是最重要的,远远高过君王。善待百姓,让百姓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才是为君之道。”弘晖认认真真的回答着,父子两人同时忽略了这个话题的特殊性。

胤禛点了点头,自顾自的说道:“我也曾以为自己是个心中装着百姓的人,可我现在觉得,还是把百姓们看的不够重。”

弘晖很少见到胤禛这般模样,一下子连呼吸都放轻了,他有一种预感:阿玛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这一辈子自己也只能从阿玛嘴里听到这一次。

“在来到湖州之前,我只知盐官勾结之事严重影响到了百姓的利益,却未曾想过几个村子都因此惨遭灭顶之灾。

在来到湖州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有很多备受苦难的人,靠着能将恶人绳之以法的念头过活,为此屈身,为此隐而不发。

百姓是淳朴的,只要你愿意为他们出头,愿意给他们拿回应得的东西,他们就会信服你,追随你,甚至不会多要一丝一毫的东西。

弘晖,你要记得,这一趟我们来的不易,所以你更要多看多思多做,这样的话你在这趟行程中学到的东西,就远超过我能教给你的了。”

弘晖看着眼前的男人,眼里有一种弘晖在京中极少见到的悯悲,“阿玛,儿子会的。”

弘晖走出书房,心中有些什么念头破土而出,已经沐浴在阳光下的小树,在土壤深沉厚重的托举下,终于一点点的焕发出耀人的光彩。

后代史书有记,乾宣帝乃大清百年难遇之明君。

然乾宣帝对一事尤为重视,容不得半点沙子。

史官所书的雍正大事记,每一页乾宣帝都要亲自审阅,将雍正帝的每一项功绩都撰写刻录,修撰成书。

直到书籍传送至各大官员手中,甚至流传至民间时,众人才颇然惊醒:

雍正帝爱民如子,却从不居功,稳稳的从康熙帝手中接过大清,又稳稳的交给了乾宣帝,承上启下,功在千秋万代。

书房内,胤禛看着桌面上的一盏燕窝,低笑了几声拿起来仰头便喝了个精光,之后便继续研究着下一步的计划。

弘晖、邬思道、李卫时不时的被唤至书房,而胤禛却一直没有出来,直到胤禛再次踏出书房的时候,已是两天之后。

怡红院。

“黄公子,又见面了。”面对这样一位肯来调查湖州盐商之事的人,蒹葭心里是敬佩且感激的,想到胤禛言其已有妻室,且瞧着与其妻鹣鲽情深,于是蒹葭照例在距离胤禛两尺开外的地方停下脚步。

“我听说贾宏富身上有一枚甚是重要的玉佩,这点蒹葭姑娘应该不会不知晓吧。”胤禛似笑非笑的说道。

“黄公子果然不简单。”蒹葭淡淡的回道,“我仅仅一介小女子,想借助黄公子扳倒贾宏富的话,提前考验一下黄公子的能力希望黄公子见谅。”语落便是盈盈一礼。

胤禛轻笑了几声,“如此还请蒹葭姑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宏富身上这枚玉佩的确甚是重要,凭借此玉佩可以进出贾宏富的书房,贾宏富若抽不开身回府取东西的时候,都会将此玉佩交给心腹,心腹回去取来便是。”蒹葭说着贾宏富的一些情况,基本上都了若指掌。

又看着胤禛看向自己的实现,蒹葭笑道:“黄公子莫要不信,贾宏富与一些大人们在我房中之时,他身边的小厮就回去取了几次,都是我亲眼瞧着的。”

明明是有些屈辱的经历,如今说起来却觉得寻常之至。

“恐怕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蒹葭姑娘的帮助。”

“黄公子是想让我偷出来那块玉佩?”蒹葭笑意越发深了,“可以,明晚他会来。”

看着胤禛有些诧异的眼神,蒹葭不由得自嘲的看了眼自己的双手:嗤,自己将玉佩悄悄的从贾宏富身上取下来,又悄悄的放回去,这两个动作自己已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了,为的就是有一天取下玉佩后不用在放回去

“明晚我的人会乔装进来守在这屋子四周,蒹葭姑娘得手后将玉佩x放在门外即可。姑娘放心,事成之后我会命人给你赎身。”胤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便未在多停留,因此也并未注意到蒹葭的视线

胤禛回府后便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明天的行动,先由蒹葭偷出贾宏富的玉佩,再由御林军中的一位与贾宏富身边小厮身形相仿的人乔装打扮后进入贾府拿取证据。

“主子爷,贾府护卫重重,一旦被发现”苏培盛在一旁开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