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节(1 / 3)

加入书签

“山东的雪已经下了足足二十天了。”康熙语气沉重的说道,“前几日济南府的折子一个一个的往京中送,这几日连折子都送不过来了。”

“皇上,臣以为,山东可派出一位钦差前往,另外,京中及周边地区也可派出一位大人负责相关事宜,速速开仓赈灾。”朱轼缓缓出列,这些是之前便与康熙商议过的法子,如今只是经由他们这些臣子提出。

“众爱卿以为,该派哪两位爱卿前往啊?”康熙话音一落,整个朝堂之上静了几瞬。

“儿臣愿往。”

“儿臣愿往。”竟是胤礽和胤禛同时开口说道。

康熙欣慰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此事由皇子出面最为合适,既有分量,又能告诉百姓们朝廷不会放弃他们。

下朝后,康熙留了胤礽和胤禛两人一同去养心殿。

“你们两个谁去山东,谁留在京中啊?”康熙缓缓的问道。

“皇阿玛,儿子请求负责京中及周围地区的赈灾事宜,瓜尔佳氏的胎如今已经七个多月了,儿子留着也能看顾着些。”胤礽先一步说道。

明眼人皆知,山东大雪封城,路都走不通,处理起来极为棘手。更何况,留在京中及周边地区更是有天然的拉拢京中大臣的便利,收买的也是京中的民心。

康熙闻言便将目光转向胤禛,只见胤禛一张脸上无甚表情,一脸严肃道:“儿子愿前往山东赈灾。”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康熙下旨命四贝勒胤禛为钦差大臣前往山东赈灾,同时,将京中及周边地区交由和郡王胤礽负责。

永和宫,胤禛定下去山东的事情后特地去了永和宫看望德妃。

“老四,额娘这你放心,你福晋前几日送来了好些炭,你这一趟,可曾有什么章程。”德妃关切的问道。

“济南府的折子好几日都没见着了,此时也不知是何情况。皇阿玛的意思是,先开粮仓。”胤禛缓缓的说道。

“额娘虽是深宫妇人,可也知道如今就连京中粮食都难买了,更别提炭火。”

“是,皇阿玛已经号召百官家中有余粮的捐出些余粮,儿子明日便去收一些。”

德妃闻言点了点头,转而开始说些别的事情,“你从小就老实但却嘴拙,干的事情不少但落到的好处却没几个。但是,只要是做过了,做好了,迟早会看到回报的。”

比起留在京中,德妃更希望胤禛去山东。留在京中呆在皇上眼皮子底下,稍有差池便会触犯龙颜,倒不如去山东,去踏踏实实做事。

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大雪封城的山东呢?

“额娘莫担心儿子,儿子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待胤禛回府时已接近傍晚,胤禛刚一走进正院,便看到等候自己多时的弘晖。

“阿玛。”弘晖开口唤道。

胤禛顿了顿,“来书房吧。”

“阿玛,我可以与您同去吗?”书房内,弘晖目光灼灼的问道。

“你知道一丈有多高吗?”胤禛缓缓开口说道,边说边给弘晖比划着,“前几日,山东的大雪已经这么厚了。”

“我此番去,连进山东都困难,这沿途更是寒冷至极,你留在府中替我守好这四贝勒府就够了。”

“阿玛。”弘晖再一次唤道。

胤禛闻言顿了顿,“你额娘怎么说?”

“额娘说了,她支持我的想法。”弘晖见胤禛话里留有余地,立刻开口说道。

“若你皇玛法答应,你便一起去吧。”

夜晚,内室里一对相互依偎的夫妻正在说着话。

“你怎的答应弘晖与我一同去了?”胤禛将宜筠搂进怀里,轻声问道。

“我能替你守好这四贝勒府,弘晖跟着你出去,你肯定将他保护的好好的,让他也跟着为百姓做点事也是好的。”宜筠有些迷迷糊糊的说道。

进入梦乡的前一刻,宜筠还在嘟囔着:“我手里有很多余粮,你们都带上”

胤禛艰难的扯了扯嘴角,近乎虔诚的在宜筠额头上刻下一吻。

吾往矣

次日,养心殿。

“皇上,弘晖阿哥在殿外求见。”康熙正在桌案前为着山东暴雪眉头紧锁,听到弘晖来了后,下意识的眉头舒展开来。

“快请。”康熙的声音里有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急切,好几个月了弘晖可算是知道来养心殿瞧瞧自己了。

“孙儿给皇玛法请安。”弘晖朗声道。

“起来,今日怎的想起来找朕了?”康熙来回打量了一遍弘晖,果然如德妃所言,个头蹿了不少。

“孙儿有一事想求皇玛法应允。”弘晖起身,清澈的目光注视着康熙。

“说来听听。”

“孙儿想随阿玛一道去山东。”弘晖一字一句的说道。

若此时康熙面前是弘晖的叔伯们,话音一落康熙一句“逆子”便出来了,但此时康熙面前的是弘晖,康熙下意识的忍住了自己的脾气,“弘晖,皇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