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节(1 / 3)

加入书签

“带过来了!”

待进入了养心殿,康熙仔细的看了看弘晖的课业,也是不住的赞赏,“老八,你瞧瞧弘晖做的策论。”

弘晖做的策论就算胤禩带着挑剔的目光来看也不得不赞上一句眼光独到,用词犀利。“皇阿玛教导的皇孙,做的策论就算再好也不为奇了。”

“八叔以前也是皇玛法教导的吗?”弘晖笑眯眯的问道,“我阿玛说了自小皇玛法教导叔伯们比现在教导我严厉多了。”弘晖黑黝黝的眼睛里闪烁着无害的光线。

胤禩闻言身体不由得僵了僵,这弘晖莫不是在故意为难自己?

打小儿只有二哥得皇阿玛亲自教导,其他的也就大哥身为长子、四哥身为皇贵妃娘娘的养子,见到皇阿玛的时候多些,能得几分皇阿玛的教导。

自己出身卑微,谈何皇阿玛的教导?

思及此,胤禩只得干笑了几声,“弘晖说的是。”

胤禩本以为弘晖为难自己一次便罢,谁知过了一会儿后,弘晖再次开口说道:“八叔,我昨日在书房里翻书,翻到了《庄子》里的一处典故,说的是两个儒生一边念着佛号,一边行掘墓之事。一个掘墓,一个放哨,见墓中人嘴里含x珠,用铁槌撬开下巴也生怕珠子有损。”

“不知八叔看到这里了吗?”

此时胤禩脸上的笑都有些牵强,“八叔不善于《庄子》。”

“无妨,无妨,我只是在思考那两个儒生要接受几道审判罢了。”弘晖笑眯眯的说道,此典故是为了讽刺满口仁义道德却行不义之事之辈,用在自己这个贤王八叔身上最合适不过。

“弘晖就是勤学善思。”胤禩违心的夸奖道。

不一会儿,胤禩似是担心弘晖再语出惊人,连忙寻了说辞告退。

康熙看着匆匆离开的胤禩,又看了看一脸无辜的弘晖,心下暗笑,这老八真是偏生要去招惹老四这么一家最护犊子的,该!

宜筠的信

山西的临时府邸,下人匆匆拿着手中的信件朝着书房走去,这可是雍亲王妃寄来的信!

书房外,苏培盛听到王妃来信,脸上顿时散发出如同看到救世主一般的喜色,天爷啊!终于有人能说得动主子爷多休息了!

苏培盛一刻都不敢耽搁的将信送到了胤禛面前,胤禛听到是宜筠的来信后,也顺势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一套动作看的苏培盛双眼直抽,读王妃的信就是急切

胤禛捏了捏鼻根,缓缓的拆开信件,看着看着笑意就浮现在胤禛的脸上,这约莫是胤禛抵达山西后为数不多的笑意了。

“以后你记得到时辰了提醒我就寝。”胤禛缓缓地开口说道。

苏培盛闻言精神一震,立刻应了声,果然王妃就是料事如神,把主子爷废寝忘食的性子拿捏的死死的。

“村子那边有什么新进展了吗?”胤禛转而开口问起了村子那边的进展,一看苏培盛的模样似是有了新进展,连忙将未看完的信折好等着苏培盛的回话。

“有一个村子,张家村。这个村子的村长在咱们说了莫嫣姑娘后隐隐有松动之意,但一直在强调说孩子就是他们的命,具体还没完全松口。”苏培盛也正了正神色,赶忙回道。

胤禛点了点头,“不要过于着急,慢慢来,过于着急反而会适得其反,让村民们对我们的抵触情绪更大。”

胤禛也有自己的思量,不得不说,穆兹着实是给胤禛出了一道难题。

只要有一位将士家中的孩子在这件事情中身死,那么这就是胤禛身上不可磨灭的一道疤痕。

所以需要村子和小官员两处获得的证据相互佐证,确定好所有将士们家中的孩子都在哪些地方,胤禛才能有下一步的动作。

“主子爷,您也莫要忧心了,咱们才来了山西几日,这么大一个案子且需要时间查清呢!”苏培盛也大着胆子说道。

“你说得对。”胤禛缓缓的开口说道,“你先下去吧。”

待苏培盛下去后,胤禛才继续拿出宜筠的信来仔细的翻看。

若是信中一开始的部分是宜筠在说自己的思念和叮嘱,那后面的部分则是宜筠货真价实想了几天的东西。

“王爷,上次我们一起的时候我曾说那穆兹官声不佳,可从百姓处入手,后来我仔细想想,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当胤禛看到宜筠信上的这句话时,没来由的有一种心脏怦怦跳的紧张感。

“若是百姓受到了胁迫,这是最坏的一种情况。”

“我左思右想,若是最坏的情况出现了,那您的处境一定是极为艰难,我想到这,就夙夜难寐。”

“人非草木,何况是自己的亲人受到胁迫,王爷,若是这种情况出现,您一定不要图快,要图稳。”胤禛看到宜筠的念叨后,笑意都浸透到了眉梢,倾倾呐,果然是与自己心有灵犀之人。

此生得此佳妇,一生无憾矣。

“不知王爷是否还记得我在京外的一些地区开了药铺,里面有女医坐诊。正巧山西地区开设了三间药铺。若是王爷需要,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