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节(1 / 3)

加入书签

康熙点了点头,“这老四的脾气和朕年轻时候一模一样,眼底都容不得半点的沙子。”

“雍亲王是皇上的儿子,自然是要像皇上的。”梁九功在一旁笑着附和道。

“老四这样很好。”康熙说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梁九功弯下的腰不经意间颤了颤,心底有一个念头越发的扩大。

老四那日说的那些话,自己已经看了不知有多少遍了,老四明白科举对于大清的意义,所以才拼了命的要去江南清肃这群官员。

如今的老四已经超出自己的预期,在自己还没缓过神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堪当大任的王爷。

“弘晖呢?跑来养心殿几日就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康熙再次开口问道。

“回皇上,世子去永和宫去了一趟,然后下了学便回王府了。”

“他倒是明白如何避开风头。”康熙冷哼一声,又有些喟叹,若不是只想做一个纯臣,何必要如此战战兢兢担心出风头呢?

这话梁九功可万万不敢接,只得弯着腰一声不吭的站着。

“去御花园走走。”

十一月底的天气是有些凉的,梁九功给康熙披上了大氅,御花园的宫道梁九功也早早的叫了徒弟去开道,防止碰到一两个“有心人”。

康熙缓缓地走在宫道上,身后只跟着梁九功一人。

“今年的秋海棠开的不错,还有秋菊。”康熙看着大片大片盛开着的花,缓缓地说道。

“德妃娘娘特地吩咐过了,每个花都有各自的花期,让内务府的人照着花期确保御花园的花儿时时都有盛放着的。”

“德妃心思也细腻,宫务也打理的井井有条。”

康熙就这样缓缓的走着,走着走着内心的有些想法便开始成型。

老四,有太平君主之相,大清若是交到老四手里,老四必定能肃清蛀虫,开创出一个太平盛世。

而弘晖,康熙一想到梦中浓郁的紫气,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起来。

老四福晋也是个聪慧的,身后有乌拉那拉家,德妃也将六宫打理的极为妥当。

就在这一瞬间,康熙竟然产生了一种太子之位非胤禛莫属的感觉。

“梁九功,回养心殿。”康熙说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急匆匆的朝着养心殿走去。

x

养心殿内,康熙看着眼前空白的圣旨,缓缓地提起了笔,在这道圣旨上写下了最重要的一道诏书。

写完后,康熙缓缓地将圣旨卷了起来,郑重的放在了盒子里。

趁着朝中立太子之争开没开始,还没出现手足相争的情况,自己之后寻一个机会将这圣旨公之于众,而后让保成当一个闲散王爷。

离开江南

胤禛又在江南停留了半旬,待处理好江南官场的空缺后方才决定启程回京。

动身前夕,胤禛还在饶有兴致的看着调查佟佳庆复得来的情报。

“这佟佳庆复也是有几分本事,若是佟佳氏一开始就重视他,说不定佟佳氏的繁荣还真能再维持几代。”胤禛缓缓地开口说道,语气间无一不是对如今佟佳氏情况的冷嘲热讽。

“那备受佟国维重视的隆科多脑子不大灵光,好不容易有个脑子灵光的结果又被扔在府里任由其自生自灭,这说明佟家的气运就到这儿了。”顾梓方毒舌的说道,“王爷打算怎么处理这个佟佳庆复?”

“待回京后再同皇阿玛说,到时候秘密上个折子,之后怎么处理就全看皇阿玛的。”胤禛笑着开口说道,“但凡涉及到佟家的事情,不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

一旁的邬思道心中暗暗点了点头,帝王多疑,而佟家又是皇上心中的亲近之人,这个时候越是没人弹劾佟家,皇上自己心中对佟家的猜疑就越多。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底,胤禛一行人启程回京,启程的消息传至京中,京中各方反应各不相同。

和亲王府,前院。

“真没想到,四弟竟然将局面硬生生的掰了过来,若不是他碍着本王的道儿了,本王还真是有几分佩服。”胤礽神色莫名的开口说道,一旁的谋士互相看了眼彼此,都没有第一时间出言。

“王爷,此次雍亲王可谓是大功一件,我们势必要想法子应对。”岳兴阿缓缓的开口说道,自打胤礽下定决心“沉寂”后,岳兴阿在和亲王府的存在感便越发的低了起来。

“如今雍亲王府的势头硬生生的压了和亲王府一头,若是这样放任下去,保不准何时皇上就动了立太子的心思。”岳兴阿话音落后在场的谋士都眼神一缩,这是自打废太子后,立太子第一次在王爷面前提及到。

几息内,铺天盖地的怒气席卷了整个书房,一时间气压极低。

“你是说,皇阿玛有可能起了立四弟为太子的心思?”胤礽的话似是从牙缝里挤出,手也渐渐的攥成拳。

“王爷,的确是有这个有这个可能性。”其中的一位谋士斟酌着语气说道,其实在场众人谁心里不清楚,皇上如今对雍亲王和雍亲王世子都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