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0节(1 / 3)

加入书签

再某日,夫妻两人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颇为感触,便再次书信一封去京城,鼓励皇帝要更加的励精图治,将大清的盛世延续的更久。

京城,养心殿。

弘晖坐在椅子上,双手有些无力的按着太阳穴。

“皇上,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又寄信回来了。”已经对此事经验极为老道的高汲用着最气弱的语气说着威力最大的话,弘晖闻言只觉得头皮发麻。

若是之前自己觉得以永衍为借口让皇阿玛答应自己每个月写信一封给自己,是拿捏住了皇阿玛,那么现在他才明白,他还是太年轻了,瞧瞧这信写的都是什么!

不是告诉自己他在外头玩的多快活,就是劝诫自己不能松懈。

弘晖此时无比确定,皇阿玛的退位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绝对是早有预谋!

这边弘晖任劳任怨的批着折子,另一边胤禛的气才堪堪消散。

胤禛和宜筠出游两年后几乎走遍了大清的各个地方,也给弘晖寄了不少的“明信片”,两夫妻许是觉得应当安定下来几年,于是便在扬州买下了一处三进的宅院。

“这两年估计每个月都将弘晖气的咬牙切齿的,也该安定下来让他能写写回信了,我都替他憋屈的慌。”宜筠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语气慵懒的说道。

“倾倾说得对,我先前也只是想磨磨那小子的锐气,谁让他当时拿永衍来拿捏我。”胤禛可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自觉,“之后咱们就在扬州住上几年,我瞧了,扬州可发展的地方多,先帮那小子把扬州管好。”

“也算是我这当阿玛的一点心意。”

胤禛宜筠养老记(2)

“这是你们父子俩的事儿。”宜筠慢悠悠的说道,“谷荷,明日去买几只鸡鸭回来,养在这小院儿里,而后我再种些花儿草儿的。”

“是,夫人。”谷荷笑着应声,陈嬷嬷由于年岁大了就呆在宫中养老,而谷荷则一路跟着宜筠出京。

“苏培盛,听见你主子说的话了吗?”胤禛也赶忙开口说道,“明日去花市买些花儿。”

宜筠也被胤禛的模样逗笑了,“得把这院子按照自己的心意给修缮修缮,而后在这里过的就都是神仙日子了。”

胤禛和宜筠就这样在扬州安定了下来,安定后除了弘晖要坐镇养心殿外,其他几个孩子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扬州瞧一瞧胤禛和宜筠。

胤禛也日日变着法儿的同扬州的各级官员和最普通的民众打交道,这次胤禛每月寄给弘晖的信不再是让弘晖气的牙痒痒,反倒是让弘晖每次都神色郑重,并且还会请来众臣一起商讨。

这几年的时间,宜筠也时不时的做些善事,索性扬州这样的地方也没几个人能识出宜筠的身份,就算偶尔有几个人识出也都是不敢多言。

久而久之,宜筠的善名远扬,街巷里哪家有喜事都要来请宜筠去沾沾喜气,宜筠也乐得过这般自在的日子。

“胤禛,我想修建一个育婴堂 。”某日,宜筠趁着同胤禛在烟雨中踏青的时候轻声说道。

“育婴堂?”

“就是专门用来收养那些孤儿的。”许是因为烟雨蒙蒙,宜筠的情绪也有些低沉,“扬州如今已经称得上繁荣了,可还是有许多孤儿,若是男儿,便只能卖身做苦丁,若是姑娘,则只能”

“胤禛,我觉得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就从扬州开始。”宜筠眺望着远方,“他们可以在育婴堂里无忧无虑的长大,当然,若是到了一定年岁有主动愿意前来收养的,考校了收养人家的德行后也是可以的。”

“看来倾倾已经早就想好了。”胤禛拉住了宜筠的手,“倾倾想做的尽管去做,我们离京到这里,不就是想活的更像我们自己吗?”

宜筠闻言脸上浮现出了笑意,“多谢夫君支持。”

“夫人大度,国母如是也。”

一座座育婴堂如同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这还要得益于悄悄往里面投银子的乌那希。

“皇额娘,不能让那些小女孩们落入那烟花柳巷之地。”如今的乌那希腰间挂着长鞭,整个人瞧着明艳极了,“让她们好好长大,而后或者嫁个好人家,或者选自己想选的路。”

“额娘的乌那希也长大了。”宜筠难得见小女儿一面,母女俩之间似是有说不完的话。

屋外,胤禛和伯彦两翁婿显然都插不上嘴,胤禛索性同伯彦一道坐在院子里喝茶,“听说你将蒙古治理的是井井有条?”

“岳父大人,我也实在是疲惫的紧,也盼着阿悦长大后能如同大舅兄一般,而我就带着乌那希四处逛逛。”伯彦缓缓地笑着,阿悦,伯彦和乌那希的独女。

“这么多年了,你和乌那希也只有阿悦一个姑娘。”胤禛轻轻的说道,满脑子都是之前倾倾告诉自己的“内幕”,乌那希生产那日险些难产,将伯彦吓的放话这辈子就要阿悦一个就够了。

屋内,母女两人说着说着话题便不由自主的说道了孩子上面,宜筠颇有几分埋怨的说道:“阿悦今年才六岁,你和伯彦就将小姑娘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