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节(1 / 2)

加入书签

景申经过路口时,还看到了自己狗爬过的书桌洞,顿时感觉脸都丢完了。

语气带着点嘲讽,“指不定怀念校园生活。”

周固:“年纪大了倒也不用这么阴阳怪气,林羡鱼他是阳光开朗大男孩。”

阳光开朗林羡鱼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慢吞吞走向了广播室。

他在广播架上翻翻找找,找到一盒光碟,放进了广播。

随后后背抵在桌子上,随着沙哑的广播,轻轻敲起了桌面。

众人一进来,看到的就是慵懒随性的林羡鱼。

广播前调慢慢结束,随之响起的是孩子的声音。

“……三年一班,今天我们班级展开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下面,有请几位同学来朗诵作文。”

“大家好,我是刘洋。爸爸回到家的时候,天还没有亮,但我知道他很快就会走。我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回家,爸爸说等过年。现在离过年还有很多天,所以每次经过村子口的时候,我总会幻想着,如果爸爸能从来往的某一辆车想下来就好了……”

“我不知道什么叫留守儿童,听上去很可怜一样。留守儿童就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小孩。我想说那有什么可怜的啊,我也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啊!”

“妈妈身上是什么味道的啊?妈妈身上是暖洋洋的吗?她也会给我扎小辫子吗?”

……广播里稚嫩又懵懂的声音随着声波传远。

田间地头,忙着辛苦劳作的人,恍惚间听到了什么。

一位年迈的阿婆手里的簸箕掉了。

年纪大了,听不得有些词语。

她青花眼里汇集了一汪清泉,随即长长叹了一口气,泣不成声。

另一端的青年人听到了熟悉的名字,抬起头,四处张望。他已经结婚的朋友,拿着张菜叶扔到他身上。

“卧槽,刘洋,你小学还写过这种肉麻兮兮的作文啊?”

刘洋挠了挠头,饱经风霜的脸颊闪过一抹红。

“我……我都不记得了。有写过吗?”

伙伴说:“你小学不就是在这里读的嘛,还三年一班,我都记得!你居然还忘了!”

刘洋垂了垂眼眸。

“因为长大了嘛。”

伙伴叹气:“确实,都长大了啦。”

刘洋砍下一个菜头,扬起一个释怀的笑容:“不过,那时候我真希望,爸妈把我接去城里啊。不是说城里多好,可能是想在一块吧。哪怕日子苦一点,一家人都不要分开。”

伙伴拍拍他的肩:“嗯,希望再没有闹鬼那事儿吧。”

……

25个小孩。

整整两个小时的录音。

载着童年没来得及的怨气,跟已经成年的自己,来了个face吐face。

同时,田间地头耕耘了半辈子的那些人,停下了脚步,听到了错过的声音。

“原来小乖,这样想过啊。”

“真是,明明问过他,说不要跟我们走的啊。”

“小孩子哪里能当真?几个小孩不想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啊?”

“是啊。小孩怎么会不喜欢爸爸妈妈呢?”

……

听完了广播。

在座各位心情都很复杂。

“所以说?”

“嗯,你别说、还真别说。”

游离在外的景申:“这个跟僵尸案有什么关系?”

粉丝哭泣落泪:

“收到,哥好像不是太聪明的样子。”

“(沉默)勇敢一点,去掉好像。”

“别人的综艺:今天好像又发现了哥哥的一点长处!”

“理想中的桃花源:马德,今天哥哥又崩了人设!”

但是——

“感谢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看清这个傻乐天的哥哥!”

“蒜啦、蒜啦,哥哥都这样了,我们当粉丝的要争气啊!”

景申还不知道自己形象全崩,在那里杵着,东看看西看看,最后又只能把目光放到林羡鱼身上。

他在熹微光芒里,慵懒到极致,像一曲法国的小调。

又或者,像国风盛典里,破云而出,鲤跃龙门的锦鲤。

明媚足以动人,光芒令人心动。

林羡鱼睁开眼,语气调子仍旧懒洋洋的。

“这是个并没有多少曲折的故事。”

“期待着父母回家,可父母总说下一次、下一次,很快、很快。年幼的孩童,意识到生怪病后,父母会回家,于是开始扮演第一次小僵尸。”

“小僵尸的故事,兴许是在课本里、爷爷奶奶的故事里,这并不难获取。”

“第一次,他故意发出诡异尖叫,让爷爷奶奶看到自己发病,后面反复多次,终于把父母叫了回来。”

“可是,在去医院检查发现并没有问题后,父母就要回去工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