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2 / 3)

加入书签

壶里的茶水清晰可见,别有一番风味,看着也精致,应该是价格不菲,众人欢喜不已。

有人好奇,“如此贵重的琉璃,怎的用来待客?”

今日人多眼杂,要是摔坏了,要如何是好?就算不差这点钱,但也不好如此糟蹋了。

小厮解释,“这一类的无色琉璃,过几日就会在商部的国营商铺里售卖了,价格虽不低,但也算不得稀罕,小的之前听皇后说过一嘴,估摸着也就百两银子一套,今天上拍的彩色琉璃才是精品呢。”

百两银子就能买到如此剔透的琉璃?

众人对这次拍卖更为期待了。

但奇怪的是,除了那些富商,其余收到请柬的,除了几位爵爷,王爷,世子,郡王这种身份的亲自过来了,其他的基本上来的都是家里的夫人,官员本身是没有来的。

凌秋桑一想就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了,才罚了那么多贪官,今天摆明了就是为了钱来,这些收到请柬的官员要是亲自来了,那免不了被闲人说道。

派家里的夫人前来,倒也无可厚非,谁家夫人还没点嫁妆呢?家里中篑也多为这些夫人掌管。

等人都到得差不多了,施懿才款款现身早就搭建好的台子上,比着现代拍卖会的方式搭建的。

台后设有屏风,凌秋桑今天不方便出面,就坐在后头吃茶赏花。

众人要起身行礼,被施懿给挡了回去,“今天邀诸位前来,一是本王的商部烧制琉璃时,运气好,得了几套通体透亮的彩色琉璃,且因为工艺难得,只得了三套,故此,今日特设拍卖会,价高者得。”

台下众人心思各异,琉璃本就难得,但色泽多少是有些浑浊,通体透亮的彩色琉璃又该是多么罕见?再看桌上的无色琉璃,期待感拉满。

谁不喜爱宝贝呢?

就是怕大出血,这琉璃再好看,也不能填饱肚子,更不能日日穿戴在身上,只能放家里供着。

犹犹豫豫。

施懿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然,此次拍卖会所得,尽数用于京城的基础建设,例如官舍,道路桥梁等,以及在京城的城东南西北,会各修建两所官学,每一笔银两的用处都会公之于众,也好叫百姓知道诸位的付出。”

这话说得漂亮,台下的人眼睛都亮了。

他们现在可不怕银子被贪墨了,皇上才开始亲政,才杀了那么多贪官,所以不管是谁负责去修路修学舍,都是不敢顶风作案的。

而他们这些花了钱的,还能在民间得个好听的名声,还是那话,有些时候,钱财那就是比不上颜面和名声。

就是这琉璃就三套?他们这一两百号人,要如何分配?

还有那些高官侯爵,以及皇室分支,如果这些人想要,那么身份低一些的,或者是商贾,又如何敢抢呢?

这不是得罪人吗?

施懿话不多,把意思传达下去了之后,又让侍从给每一桌都送去了小册子,其中细节问题都在小册子上写明了。

此次拍卖会不是明拍,而是暗拍,每人只有一次出价的机会,想好心理价位之后,写在册子上,价高者得。

这就是考验心态的问题了。

不少人都在心中唾骂摄政王不做人。

而那些商贾却颇为满意这样的安排,世人皆知商贾满身铜臭,可是没有他们这些商贾,南方的商品如何卖到北方,北方的商品如何销售到南方?

每次天灾国难的,他们商贾都出了钱,却也依旧没有改善名声。

他们也想要为商贾正一正名,一想到自己买琉璃花掉的钱会用于基础建设,还会公之于众,他们的钱包已经饥渴难耐了。

施懿可不管这些,“既然诸位都已知晓拍卖的规矩了,那么现在就上第一套茶具,这套茶具本王取名青蔼。”

几名美婢小心翼翼地捧着锦盘,鱼贯而出,端方站在了台前,锦盘上的琉璃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嚯,不是一件,是整整一套茶具。

茶杯,茶碗,茶壶,茶盖,茶碟,茶桶,公道杯,再看色泽,氤氲透紫,通体透亮,乃是极品啊。

摄政王取这青蔼二字,取得是极好。

并且,这一套琉璃茶具,恐怕是在大晋仅此一套,当然了,其余两套还没上场的,暂且不论。

美婢捧着锦盘,步步生莲,又往台下走去,从客座中间的小道上,慢慢走过,让众人都能近距离地欣赏这套青蔼茶具。

原本只是想着大致是套着茶具的琉璃摆件,顶多在手中把玩,现在一看,一整套啊,还能耐高温,府里来了贵客,用来待客,多有面子。

不少人心中都有了成算。

茶具欣赏完了之后,施懿抬手,“起拍价是一万两白银,诸位都有一炷香考虑的时间,一炷香之后,会有小厮取回册子,祝大家好运。”

舞台后方,凌秋桑懒洋洋地吃着糕点,听到脚步声也没睁眼。

“怎么样?哥哥。”他问,“今天能搞多少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