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节(2 / 6)

加入书签

担心姨娘的精神……就象你方才说的,姨娘如今是安然无恙,可她这辈子都没离开过江南,如今贸然随我前往北平生活,若是因为水土不服感染了小疾,却又无心医治,以致重情越来越重了怎么办?我固然能为她请来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药,但大夫能治病,却未必能治心。她若是一心要去见义母……没有求生之念,就怕吃了药也不管用呢。”

这倒是个问题。

谢慕林想了想:“她如今是觉得自己再无遗憾,方才说可以安心去见旧主了。但如果她并非无憾呢?”

萧瑞挑了挑眉毛:“你是说……给姨娘寻几件憾事,一直吊着她的心,让她始终不能放下我,去见她的大小姐么?我能有什么憾事?”

萧瑞的身世虽然还未公之于众,但他的名字已经清清楚楚记在了宗室玉牒上,将来绝不会再走回头路了。他与谢慕林的婚事也是双方家长都同意了的,不可能有波折——就算有波折,萧瑞自己也是不能答应的。他本人又是健壮的青年,才智双全,前途一片光明,生活无忧……这样的他,能有什么憾事,可以始终牵动着李姨娘的心?

谢慕林倒是出了个损招:“你这里无憾了,萧大小姐那里呢?”

反悔

如果要在萧大小姐萧明珠身上做文章,萧瑞倒不是没有想法。

他告诉谢慕林,燕王府留在京城的人手每日都会把京中最新的消息传给燕王,而这两日,他跟在燕王身边,正好听说了一些有关萧明珠的消息。

事情要从皇帝对林家人下手讲起。

燕王前脚带着新认回来的儿子萧瑞离开了京城,皇帝后脚就对林家下手了。起初只是大理寺声称有一桩大案需要传唤林家的某位高官,在被对方拒绝后,当天夜里就在对方前往外室私宅的路上,悄无声息地把人强行押走了。等到林家收到消息,已经是第二天。不管大理寺用了什么手段,他们也成功撬开了那名官员的嘴,并以他的证词为依据,相继把林家的另外数名官员捉拿归案,同时入狱的还有林家的姻亲党羽十数人。

当中除了个别人士是罪名确凿以外,大部分的人似乎罪证并不是非常有力,罪行也算不得严重,而且看起来很有希望脱身的样子。大理寺的人抓紧时间审讯,林家的人则四处想办法给自己与盟友脱罪,只觉得希望很大。

谁知不到一天的功夫,曹家下场了。他们给大理寺送上了多位强有力的证人以及相关的证据,样样都可以指证林家成员与姻亲党羽,甚至还把其中官职最高、只差一步就要入阁的那位也卷了进去。林家的形势瞬间变得十分不乐观,人人都在咒骂着曹家。可在他们能报复曹家之前,还得先救出自己。

大约是猜到,这多半是皇帝在清算林家,林昭仪为了挽救娘家人的身家性命与政治前途,冒险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

她建议皇帝追封昔日恋慕的爱人萧明珠,让后者得享皇家香火,遗骨葬入皇陵,而不是孤零零地流落在外,还被人说尽闲话。

林昭仪是皇帝在潜邸时的通房侍妾。她未必知道萧明珠的具体情况,但毕竟是皇帝身边近人,会知道皇帝与萧明珠之间有过一份情,并不出奇。就算原本没察觉到什么,等到萧贵妃进宫后受宠,其胞姐萧明珠却成了皇帝、皇后与萧贵妃之间的禁忌,谁也不敢提起她,也多少能猜到当中有问题了。如今林昭仪无力挽回皇帝的宠爱,她只能兵行险着,拿萧贵妃来试探一下圣意。倘若能哄得皇帝高兴,兴许她的娘家人就能保住了呢?

皇帝没有命大理寺停止审理林家相关的案件,但他对林昭仪的建议,倒也不是不动心的。

萧瑞如今已经入了宗室玉牒,上头清楚地写明他的生母是萧明珠,乃燕王的未婚妻子。可对于萧明珠的身份,皇帝却迟迟没有下旨追封。正常来说,她被追封为燕王元妃或燕王侧妃都是有可能的。她本就是燕王正式的未婚妻,乃先帝赐婚,可她未完婚就去世了,屈居明媒正娶的王妃岳氏之下,也说得过去。当初萧瑞入宫晋见太后的时候,太后就发过话,对于萧瑞的生母萧明珠,追封的封号不能太低了,否则萧瑞出身不够高,继承燕王爵位的资格可能会存疑,容易留下后患。按照原本约定好的,等燕王带着萧瑞离京,皇帝就该下旨追封萧明珠了。可以暂时不明旨刊发,传扬天下,但至少要在内阁留有存档才行。

可皇帝拖了几天都没做这一步,太后那边就疑心他是老毛病犯了。

知子莫若母,皇帝对萧明珠有情,太后当年也不是全无察觉。她那时还埋怨过萧明珠对自己的小儿子不够真心呢,因此萧明珠年轻夭折,她也没有说过什么好话,否则外界对于萧明珠的闲言碎语就不会一直流传至今了。那怎么也是太后从小看着长大、精心挑选为小儿媳的女子。可当她知道萧明珠为燕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她的态度就立刻不同了。

太后以为萧明珠对燕王从未变过心,还愿意为其牺牲名节,未婚生子,无奈皇帝追得紧,为了避开皇帝,她只能搬到山间别院里养胎,却因为得不到好大夫的照看而死于难产——这是太后自己根据皇帝与燕王的说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