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节(2 / 3)

加入书签

的信。”

慕昭大约能够猜到这是谁写的,会写些什么,不过他还是递给了长宁。

长宁愣了一下才接到手里,在慕昭面前将信拆开了,里面只有一句话:“望寿州城一晤。”

信上并无落款,不过看字迹,长宁和慕昭都知道是静安长公主写的。

慕昭在前些日子已经对长宁讲过他去寿州城见到静安长公主时的具体情形了,静安长公主虽然做了慕家媳妇近四十年,这比她曾在顾家做女儿的时间长得多,不过,她依然心怀顾氏的皇朝。

长宁并不觉得她是一个迂腐不通世事的人,对她不愿意接受顾氏皇朝被刘昶篡位的事,长宁能够理解,但是却不理解她一心想要复国的事。

虽然长宁心里上很痛苦,但她理智上知道顾家的江山的确回不去了。

但静安长公主似乎是不愿意接受这一点。

长宁想,也许是她眼看着刘昶的军队占领西都,屠杀了顾氏的子孙,占领了曾经属于顾氏皇朝的荣耀和辉煌,所以,她的骨子里刻入了这份仇恨,不愿意接受复国无望的事实。

她这五十多年都是以公主的身份活着的,又怎么能够接受自己已经亡国,失去了公主的身份呢。

即使是长宁,她当初不喜人称呼她皇后,现在也不是很习惯王妃这个称呼,却想永远保有公主的称号。

慕昭的手掌轻轻按在了信纸上,说:“我不想你去。舅母已经年老,她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理智和仁慧。”

长宁抬头看慕昭,慕昭眼神幽邃宛若黑夜,深且冷,长宁一时怔住,低声道:“姑母定然是在西都城里受到了刺激,才变得不通世情。在她的心里,你已经是北朝的皇子,但我还是和她一般的大周公主。”

慕昭说:“你是我的妻子,是我皇甫家的人。”

长宁静静看着他:“你已经完全抛弃慕姓了吗?”

慕昭被她问得一愣,他嘴唇动了动,想要反驳,但是他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反驳。

他自从记事起,他在慕家便并不受欢迎,在老夫人在的时候,她虽然疼爱他,但是有时候也会流露出厌恶的眼神,他知道她不是厌恶他,只是厌恶玷污了他生母的赋予他另一半血脉的生父,舅母待他宛若己出,但也会不断点醒他他的出身,他感激她愿意一辈子孝顺她,但她现在的要求他实在做不到,而慕家当年的那些表兄弟姊妹们,不欺负他恶语相向的已经算好了,他的成长过程,他厌恶自己的生父,但是对慕家也并没有归属感,他想要赶紧长大,然后建立自己的家庭,有他爱的长宁,还有他们的孩子。

回到皇甫家后,时至今日,他对皇甫家也没有归属感,没有皇甫家族便是他的宗族的使命感,祭祀皇甫家祖先时,他也没有他在这五服之内的感觉。

其实时至今日,他依然是没有根的人,所以他想要扎下自己的根。

慕昭在长宁的面前半跪了下来,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长宁那般说完,便后悔了,她看到了慕昭眼里的脆弱。

长宁伸手抱住了他,道,“对不起。我不是指责你。”

慕昭轻声道:“我的确不姓慕,在皇甫一族的宗庙里,我也并无归依之感。”

长宁突然想到了她才三岁时,见到小小的慕昭站在西都皇宫绿涛阁外的树下,安静地站着,好像与这个世界绝缘,她那时候也对这个世界没有归依之感,她以为他和自己一样没有忘记前世,直到现在,她才明白,他们最初便互相吸引,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同样的孤单和孤立。

但她因为母亲因为父亲因为哥哥因为慕昭因为孩子,她明白自己实实在在地来自哪里,想要去到哪里。

长宁低头亲吻他的额头,眼泪溢出了眼眶,说道:“我是你的妻子,我们有子樱和子丑两个孩子,以后还会有更多。我需要你,他们也需要你。无论你来自哪里,姓什么,这些都不会改变。”

☆、

崇明三年很快到来。

慕昭在大年初七就受皇帝之命南下驻守颍州,颍州同寿州隔淮河相望,慕昭驻守颍州,实则是节制大雍南线的所有军队。

南朝在年前已经派了使臣到东京觐见皇帝皇甫元,希望商讨和平共处划淮河而治,并且希望两国恢复通商,皇甫元亲自接见了这位使臣,但是只是说事情要再谈,没有直接答应南朝的要求。

虽然没有答应,但南北朝通商已经十分频繁,北朝已经设置了商税,算是允许了这件事。

使臣也想活动北朝几位皇子,不过只通过关系见到了魏王,同在京中的齐王和秦王,都并不愿意接触他。

在年前,他就被大雍皇帝遣送回国了。

慕昭南下之时,长宁也随他一起南下。

在长宁的劝导下,慕昭同意她去寿州城见静安大长公主了。

静安大长公主经过大周被刘昶篡位之事,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和刺激,现在身体已经很不好,长宁觉得也许她心里知道想要复国时无望的,但她却不愿意在有生之年看着自己的儿子投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