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4 / 6)
看到的就是陛下能够为他们这些个老百姓着想,这就是仁君,只要有这样的仁君还怕个什么劲儿呢,现在是硬件为田宅的关系这才陷落到了这种地步,但只要陛下是为百姓着想的,这般下来也没有什么可让人觉得担心的了。
几个同招商局有关系的大家族倒是没有这样的担忧,虽说他们手上也有不少的田地,但这交易买卖开始之后,尤其是在那远洋贸易开始之后,虽说在远洋贸易上面他们没有沾到多少的份额,但就去年的那一年分红下来就已经比寻常年份要赚的多的多了,所以在他们设立了工厂之后田地上面每年所能够收来的银钱压根没多少,少了这一笔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压力不大,每年那些个农户都要靠着招商局来进行补贴的农户,这一年不收银子也可算是他们乐得卖个面子给朝廷给陛下。
而且真心要同朝廷对着干也没什么意思,大庆现在组建了不少的粮仓,那粮仓里面可是储存了不知道多少的米粮,虽说那是去年下半季收上来现在可算是陈米,但老百姓么,哪里会那般计较是陈米还是新米,粮仓里面储存的那可都是好米,就算是陈米也不打紧的,哪怕不是把米仓里面的米粮全部分发出去只是分发出三分之一也绝对能够将这样的局面打开,完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且现在也只是上半年这一部分的损失,只要下半年风调雨顺还怕个什么,所以这事出了之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哪怕是损失惨重的百姓们也没有太多的愁云惨雾,反而是一个一个都带着信心相信下半年一定会更加好。
这圣旨下了之后,自然是需要人去执行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今主管着户部的尹仲,尹仲也知道这是和户部息息相关的,至少现在的户部可是要比几年前的时候要来的轻松的多了,毕竟现在也只是一个季度的问题而已,现在国库充盈也完全没有任何的压力在其中。
尹仲自己也清楚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元熙帝颁布出这个条令的时候,他直接道了愿意去核查各处的损失,元熙帝对于尹仲这样的提议也是十分的赞同,现在也只见各地奏折上来说损失有多严重多严重的,但事实上到底如何还是得寻了人去瞧过才晓得,元熙帝原本就有意要指派一个人前往视察,现在见尹仲自己愿意提出,自是应允的,便指派尹仲为钦差大臣,而户部主管一事也交给了谢淮蕴暂代。
正文、 大结局(上)
尹仲这个提议也可算是十分顺应了元熙帝的心意,朝堂上能揣摩出元熙帝心意的人也算是不少,但能够做到元熙帝心中所想的人又可算是少之又少,毕竟每个人都又自己心中的那点考量在,再加上利益驱使,那就更加难得会不会按照元熙帝的意思去做了。所以尹仲那自荐一出之后,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元熙帝的神情之中多了几分赞同的满意之感。
“父皇,儿臣觉得此举不妥,”谢淮蕴也跟着出列,他的神情之中甚至还有几分的凝重,“虽说因为连绵大雨的关系导致农户减产,但我大庆到底国富民强,自是无需这般的担忧,可这农户到底也还是我大庆国之根本,巡查一事也是十分的重要,可户部中到底不能一日无人,儿臣在户部之中也呆了有一段时日,正想着寻个机会出去历练历练,倒不如是让儿臣替了尹大人,让尹大人在户部之中坐镇为妙。”
他会说出这一番话来也不是随意说说而已,虽说这的确是个辛苦事,但干的不错那也完全是给自己提升名声的事情,想他当初在大庆的时候除了受宠之外,在百姓之中的威望到底也还是差了一些的,而现在又有一个谢淮隐在前头做了例子,现在朝堂之中虽说支持着谢淮隐的官员不算太多,但在天下商人之中谢淮隐还是十分的又名望的存在,尤其是那商会之中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家族,整个大庆之中有多少他们的铺子。
这些人的影响力也委实不小,虽在雍都之中的日子要过的轻松的多,但事实上却也禁锢住了他的发展,想想他回到雍都到现在这才干了多少的事情来,百姓之中知道他的名头的人有多少,只怕现在天下的务农的百姓也还都在感谢着招商局吧,每年的农户补贴那都是从招商局之中掏出的钱来,他要是再不迎头赶上,只怕到时候就真的什么好处都没得落下了。
谢淮隐也没有想到谢淮蕴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提议来,但很快地也就能够把其中的那些个弯弯绕绕的想了个清楚,在雍都之中的时候,这户部多数掌管着都是在户部主管尹仲的手上,谢淮蕴在户部的权限也算不得太大,就算是做出了什么作为,也都是在户部的头上,但现在可不同,出去了之后,只要干出点什么政绩来那都是实打实在百姓的面前的,这功劳到时候可都在他的头上了。
这可比现在留在雍都之中掌管着户部要合算的多,他现在和王恒挂上了钩,虽说在朝堂之中的确可算是占了点便利,要知道眼前的这些人也不过利益的驱使罢了,今朝可以拥护者他,但同样的也可以在明日的时候放弃了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朝堂之中也是完全不例外的。要是他没有半点的建树,到时候首先放弃的不是他而是这些个现实无比的大臣们,所以现在的他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建树,所以谢淮蕴在权衡利弊之后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