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86)(3 / 3)

加入书签

他便懒洋洋靠在商君凛怀里,双目微阖,任思绪漫无目的飘散。

陛下不用去忙正事吗?见商君凛一直没有离开的打算,沈郁问。

朕想多陪陪阿郁,商君凛蹭了蹭沈郁脸颊,也想阿郁多陪陪朕。

刚有了亲密接触,商君凛片刻也不愿与沈郁分开,若不是早朝有要事,他连早朝都不愿去,若不是孟公公劝阻,他差点将沈郁一起带过去。

沈郁也很享受这样和商君凛依偎在一起的感觉。

这是众位大臣有史以来上的最速度的一次早朝,陛下似乎有更很重要的事要忙,处理完必须要解决的事,匆匆散朝。

户部尚书的计划将分成几步完成,分散后,那些要求对藩王来说,就不算什么了,等最后他们合计起来,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再想改变什么也没有办法。

丞相带着江怀清三人回府,为了方便做事,三人几乎要将丞相府当成第二个家,每日待的最多的地方反而成了丞相府。

丞相知道商君凛的计划,他也觉得这三人堪当重任,培养起来更加细心,要说谁最想朝廷早日迎来新血液,丞相绝对算其中之一。

因为江怀清他们将来要去的地方是肃北,丞相有意让他们多一些对肃北的了解,这段时间让他们处理的事也多是关于肃北的。

这段时间朝廷都在为肃北的事忙碌,江怀清三人也没起什么疑心,他们此刻并不知道,等肃北的事了,他们不会继续回到翰林院,而是要随着朝廷其他官员一起,前往肃北,正式开启他们在大桓的政治生涯。

肃北。

一批批物资送到肃北,并没有入主城,而是直接到了各个小地方,再由朝廷派来的官员和小地方的本地官一起处理赈灾事宜,仿佛将主城排离在外了一般。

跟在方大人身边做了一段时间的事,这些从京城过来的年轻官员早就和当初不一样了,有了方大人手把手的教导,他们现在也能独立处理小城上的赈灾事宜。

有了食物,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谨记方大人的教诲,官员们并没有让这些百姓闲下来,而是给他们安排了力所能及的事做,让尚且有余力的百姓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

谣言在京城和其他地方流传的时候,肃北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小城的百姓们被聚集在一起,由官府的人统一带领,前往干活的地方,一路上,气氛算得上轻松。

十天前,我都不敢想象,我们能等到这一天。

十天前,正好是朝廷的人带着赈灾物资过来的那天。

我也是,家里最后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大人饿一会没事,我家还有个小的,不经饿,要不是朝廷的人来得及时,我家那个小的恐怕

中年汉子没继续说下去,同行的人都知道他没说出口的话,中年汉子的妻子在生孩子的时候去世了,他辛辛苦苦将孩子拉扯到十多岁,眼看有了盼头,没想到旱灾突然降临。

我也是,你们应该记得吧,我当时生了病,还是你们给我送的吃的,我当时躺在屋里就想啊,哪怕给我点吃的呢,当个饱死鬼也比饿死鬼好啊,转头就看到你们端着粥进来,吓我一大跳。

难怪你当时反应这么大。

我当时真以为自己快死了,这是神明听到了我的祈祷,临死前满足一下我的愿望。

神明?突然有人嗤笑,若真有神明,为什么这么久也不管我们死活,要我说啊,什么神明都不比朝廷靠谱,我们现在吃的食物可是从大桓各地运来的,和神明半分钱关系都没有。

说的在理,之前不是还有人来我们这边说让我们信什么什么神吗,我当时就觉得不靠谱。

可不是不靠谱,出了事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说的对话都被一旁的士兵听到耳朵里,不久后,会传到朝廷,朝廷通过这样的办法,好更加深入的了解肃北情况。

他们聊得好好的,突然有人低声问了一句:为什么我们还要给官府干活啊,这些事不应该他们来做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