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72)(1 / 3)
正好两位太医在,沈郁问起医书和白瓷瓶里的药的事。
那种药服用后真的一点都查不出来吗?
回贵君的话,如果提前不知道,确实很难根据脉象看出来,但现在臣等知道了它的存在,自然有办法查出来。顾太医道。
任何药只要出现过,就会留下痕迹,像之前出现在临县的疫病,若提前不知道是人为造成,不知道是由什么药物造成,多半会当成普通疫病处理。吴太医补充。
也就是说,现在有中药者出现,你们能查出来?沈郁来了兴趣。
虽然有一些困难,但,确实可以。
在医术上,两位太医都很自信。
太医院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那本医书里的内容,对书里描述的各种药有所了解,当即说了关于瓷瓶里的药的一些事宜。
离开前,顾太医踟躇片刻,还是道:臣有一些话想说。
商君凛:说。
顾太医:是这样的,因为臣接触过姬家的藏书,发现陛下送去太医院的那本和在姬家看过的有一些区别,尽管外观很像,但质感不太一样,而且就臣的了解,姬家的医书都是分门别类整理好的,里面不会出现大半部分是救人之药,小半部分是害人之药的情况。
商君凛严肃了神情:顾太医的意思是,这本医书并非来自姬家?
顾太医:这点臣无法回答,但臣能肯定,这本医书里的内容是被整合过的,或者说,有人故意加了一部分内容进去。
朕知晓了,你先下去,朕会派人去查。
商君凛向来是行动派,顾太医离开后,立即吩咐了人去查,哪怕时间久远,想查到什么很难,这件事也必须查个清清楚楚。
商君凛知道沈郁在意医书的事,以安王的性子,也不是不能做出为了挑拨他们关系故意给这样一本书的事来,即使商君凛自己不介意,他也不想沈郁心中一直有一个疙瘩。
沈郁也没想到,医书的事还会有这样的反转,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奇怪,安王这种不想让所有人好过的性子,确实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在商君凛怀里蹭了蹭,沈郁期待这件事能早日水落石出。
商君凛有意转移他的注意力,道:阿郁想不想知道安王手里的三十万兵马来自哪里?
也是先帝留下的?沈郁第一反应便是这个。
有十五万是先帝留下的,还有十五万是他这些年私下养的,先帝的十五万兵马里,有一部分来自当年的林家军,顾淮在京城外和他们对上后,那些人认出了和顾淮一起回京的另一部分林家军,当场带着人倒戈,这一仗打的远比想象中容易。
安王要是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给顾将军做了嫁衣,不知道有多心梗。先是林家留下的甲胄等军需,又是当年被收编的林家军,辛苦谋划一场,全便宜了别人。
朕让人透露给安王了,他想毁了大桓,朕便让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桓在朕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即使是在牢里,商君凛也不想让安王轻轻松松,所谓杀人诛心,不止安王一个人能做。
安王想破坏他与沈郁的关系,想让他品尝痛苦,他会将同样的痛苦还回去。
那些投诚的人,陛下是怎么安排的?这么多兵马,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当年的林家军,朕问了他们的意见,有想离开军队的,有想继续留在军队里的,朕会按照他们的意愿,放他们离开,至于留下的,打散后分派到不同地方。
顾将军有说什么吗?顾淮的身份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他是林家留下的血脉,说不定会对怎么安置这些人有想法,商君凛要重用他,就不能让这件事成为两人之间的隔阂。
这么安排,是顾淮主动提出来的。商君凛道。
顾淮虽然年纪不大,但从小经历的事情多,知道怎么做最好,林家翻案,导致林家覆灭的罪魁祸首会得到应有惩罚,哥哥也没事,对顾淮来说,现在已经是最好的局面了。
安王落网,顾淮查起当年的事来变得更加容易,他心中本就怀疑安王,直接往安王身上查,查出了不少东西。
里面有一种药的药效和林家精锐部队当年产生的一模一样,这也是导致那场战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顾淮奉命清剿安王的残存势力,安王这些年所做的种种,都被曝光在世人面前。
罔顾人命,残害忠良,手足相残桩桩件件,骇人听闻。
顾淮活捉了安王的几名心腹,撬开这些人的嘴,得知了林家一事的具体内幕。
原来,当年林家覆灭的起因是无意间得罪了安王,安王觉得,有林家在,不论他怎么祸祸,大桓的江山都不会出问题,便威逼利诱了林家主将的副官,让他伪造了林家里通外敌的证据。
事发后,不给人解释的机会,直接对林家下手,谎报敌情,诱捕中药的林家军进入敌人包围圈,来了个死无对证,坐实罪名。另一边,派杀手潜入林府,事成后,一把火将林府烧的干干净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