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节(2 / 3)

加入书签

的感觉,自家吃亏了也不会说。

想不到,两个闷头鹅居然生出李小寒这个不吃亏的性子来:李小寒话里可说了,想要学自家的炸小鱼蒸酱肉可以,要拿烙馅饼的手艺来交换。

而且人说的还多让人高兴,都是交流手艺。

就是这个理,再亲近的人家如何,这女人灶上的手艺可是自己的名声呢,哪能这样白白的让人学去了。

赵氏觉得,李小寒这性子,像自己。也就是赵氏没有女儿,如果有女儿,赵氏觉得就应该是李小寒这个样子的。

这一番插科打诨下来,几人之间氛围越来越好了,王氏也放松了:赞她女儿比赞她更让自己高兴。

赵氏带着两个儿媳妇马氏和韩式都是爽利人,几个妇女,手脚爽利的,先把族里借过来的碗碗盘盘和桌子凳子洗干净了。

然后鱼和肉准时送过来了。

十三条的福寿鱼,四十多斤的小杂鱼,清理起来废老功夫,李小寒心中咂舌,幸亏贵前伯母带人过来,不然光靠她们一家三口,可真是忙不过来。

中午大家都是随便糊弄了一下肚子,待到下午申时左右。

油锅烧起来了,亮澄澄的猪油炼出来,猪油渣都装了一大盘。

腌好的五花肉炸起来,炸到色泽金黄,满满油香。

沥干水抹了盐糖糊了面粉的小鱼放进去,炸到浑身酥脆。

“贵前嫂子,你试一试。这个鱼要炸到鱼骨都酥脆,最重要的就是炸两遍。”王氏拿起一个碗,装满一碗小杂鱼,请赵氏婆媳尝一尝。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虽然中间去找三七了,但是近处没找到,王氏一个女人,也不敢单独一个人入密林,便干脆回来再掌灶台了。

要王氏自己说,她觉得她在灶台上的功夫,现在还是能见人的。

赵氏看王氏这个做法,便知道这菜难吃不了——这么多油盐糖放进去,难吃都难吃不到哪里去。

果然,赵氏一入口就知道了,这香,这脆,果然是炸两遍出来的,骨头都可以嚼巴嚼巴吃了。

“弟妹,你这一手,绝了。”赵氏说到。

“你过誉了,就是孩子喜欢吃,我多琢磨一下。”王氏笑到。

这个炸小鱼,王氏是李小寒的天马行空想象下做出来的,比如说,最初李小寒说,娘,你慢慢炸,免的炸糊了,后来发展为,娘你再炸一次,我觉得还不够酥脆。

理论指导李小寒是提出来了,但是后来,真正能把火候掌握好,能把小鱼炸得脆而不焦,又香又酥,实操还得王氏。

连李小寒炸得都没有王氏好,李小寒控制不好柴火灶。这个王氏煮猪食煮了多了,可谓驾轻就熟。

李小寒见王氏跟赵氏交流炸小鱼心得,悄悄退开去---这厨房真热啊。

而且,她娘在村里没有说的上话的人,赵氏三人,就是自己家打开交际的开始。

按照她对贵前伯多日来的理解,感觉作为贵前伯妻子的赵氏,也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果然,李小寒退出打后手后,王氏和赵氏交流得越来越融洽。

晚饭的时候,主食便是赵氏的烙馅饼。

“伯母,你这馅饼这真是绝了,怪不得我贵前伯念念不忘。”李小寒边吃边赞叹。

这馅饼还真不错,明明是粗粮饼,但难得的,并没有那种死面饼的粗糙,而是一层一层的劲道酥香。

“这馅饼啊,就是搓面饼的时候费功夫,你做多几遍就熟了。”赵氏乐呵呵的说,今日她带着两个儿媳妇跟王氏学了炸小鱼的功夫,那这烙馅饼的功夫就要教给王氏和李小寒。

“我可比不上伯母你,我看到你搓那面饼,老费功夫了。我没你那手劲。”

李小寒说的是真话,这个时代女人可真是惜物不惜力啊,为了省馅料又做得好吃,赵氏硬生生把那面饼人工搓出千层饼的感觉。

李小寒自己,可真没有这个手劲和毅力。

“哈哈哈,等你再大一点就有了。”赵氏哈哈笑,没有说出口的是,尤其结婚生娃后,这抱着抱着孩子,手劲就有了。

这一趟,赵氏简直像重新认识了李贤东一家一样。以前总听说李小寒母女粗笨,连个织布功夫也不会,只能煮个猪食。

可如今接触一看,李贤东和王氏虽然话不多,但看李家柴房,柴火是堆满的,水缸的水干净的,厨房里是整整有条。

更不用说那吃食功夫了,这办酒的手艺哪一样拿不出手,跟以前村里的流言十分不符。

而且,赵氏认为,能定下心来,把便宜的小杂鱼炸出好味道的王氏,和为了馅饼揉成薄层的不惜力的自己,是一路人。

在双方有意推动之下,今日赵氏和王氏相处得十分愉快,临走前,王氏还做主,给赵氏装了一碗小杂鱼,“嫂子,今日辛苦你们了,这小杂鱼,带点回去给孩子们尝尝。你也知道,这小杂鱼,没花多少钱,最贵就是个油钱,其他就是费功夫,别推辞。”

人的功夫不值钱。这是平山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