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323节(2 / 3)

加入书签

臣接受了册封的的汗王阿卜杜拉病逝。

阿不杜拉长子尧勒瓦斯继承汗位,但他的威望远不足以像之前的阿卜杜拉那样,镇住本就在宗教和民族问题影响下,松散而脆弱的叶尔羌。

其弟司马依举起了叛旗,虽然由于大明对叶尔羌的支持,和历史上不同,尧勒瓦斯并没有死于司马依的谋杀,但司马依的叛乱依旧造成了极大的分裂。

叶尔羌原本就存在的黑山派和白山派宗教矛盾彻底爆发,由于过去的阿卜杜拉支持黑山派,白山派将期望寄托于司马依身上,支持他篡夺汗位。

而准噶尔也趁机加入,支持了司马依的叛乱

光烈十三年初,准噶尔正式出兵

此时,叶尔羌汗国的统治范围急剧缩小,塔什干、费尔干等帕米尔以西地区脱离了叶尔羌汗国。

而在叶尔羌的核心地带,也就是西域地区,准噶尔的大举侵袭,让本就陷入内乱的叶尔羌难以抵挡。

很快就丢城失地无数,准噶尔数万骑兵越过天山,向着叶尔羌王城挺进。

而在此之前,原本依附于叶尔羌的吐鲁番诸部,也已经被准噶尔的铁骑击垮。

这些骑士犹如狼群,迅速在混乱中的叶尔羌身上撕扯开数个流血的伤口

内忧外患之下,已经极难支撑。

沈平鸿在叶尔羌汗王的请求下,向国内发出了求援信。

只是以此时的信息传播速度,等这封信抵达御前,恐怕叶尔羌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因为准噶尔的先锋骑兵已经抵达距离王城只有两百里的地方

而那支先锋部队,却是打着一面正白色的绘龙三角旗帜……

西北往事

此时的西域,早已不复汉唐丝绸之路繁盛之时,那种周边大小数十国的盛况了。

随着气候变迁,以及丝绸之路被海上交通代替,西域从宋代开始,就逐渐转入衰落。

到了现在,已经基本蒙古化和伊斯兰化

人口也无法和内地相比,如叶尔羌这样的万里大国,人口也不过百万而已。

主要的城市,也就是这么十几个

所以翻越天山后,准噶尔的兵锋拓展得非常迅速,此时准噶尔的首领,台吉僧格刚刚扫平了自己几个企图争位的兄弟,便准备向外扩张,用实打实的功绩进一步确立自己的威望,开始了自己企图统一西蒙古诸部的征程。

而僧格之所以能够在内部竞争中快速掌握全局,却和一支数年前投靠准噶尔部的精锐骑兵密不可分。

叶尔羌王城北两百里外,战斗已经接近尾声

尧勒瓦斯所派遣的四千多骑兵,在这里被准噶尔先锋碰上

这是内忧外患之下,尧勒瓦斯手里为数不多的机动力量了

双方铁蹄对铁蹄,冲杀近一个时辰后,以准噶尔先锋斩首过千结束战斗

一般而言,实际伤亡都在斩首数的两倍以上,意味着只是一战,对方就将叶尔羌骑兵打残。

虽说,叶尔羌军队战力不及准噶尔和漠西蒙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这样夸张的速度,还是让所有人咂舌

一杆正白色绘龙旗已经在漠北的风尘之中不知飘扬了多久

已经褪了不少颜色,上面的龙纹不大看得清楚了

但这面破旧的旗帜,却代表着曾经那支横扫东亚的劲旅,最后的余晖。

一名四十上下,面色却已然被塞北风雪刮得犹如陕北老农般的将领,勒住马缰,静静远望前方正在打扫的战场。

身上的盔甲样式,和头顶的旗帜,以及周边护卫的红缨,已经宣告了其人的身份。

满达海远眺东南方向,此时距离他和阿济格率正白旗出关,已经过去五年了。

自己只要继续向南,灭亡叶尔羌,就能从广阔的西域旧地,给满洲余部找到一个容身之所。

就算不能像东边那位天子一样中兴社稷,学当年的耶律大石,建立一个如西辽一样的“西清”,总是可以的吧?

当年耶律大石,逃到可敦城时,麾下不过二百骑而已,现在自己手中却是铁骑近万。

-------------------------------------

五年前,在明廷以王愬、郑成功左右两路,又有李定国命李来亨骑兵快速穿插,分别锁住山海关和居庸关退路后,位于北直的八旗主力近乎全歼,鲜有逃脱。

但有支部队,却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当李定国徐州战胜,大军北上之际,整个北方战场,唯有山西,由于西路军乏力,清军能勉强平衡局势。

于是阿济格和满达海,果断抓住了这最后的机遇,得知李来亨穿插居庸关,北京已经不可能西撤后,立即动员在山西的正白旗全军,北上出关,从察哈尔越过漠南,遁入草原。

在关内的明清战争中,正白旗算是保全得比较完整,直到阿济格等人北撤时,尚有八千余众,又裹挟了察哈尔八旗的残部,加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