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一六一节 刘安想领兵(1 / 2)

加入书签

书就是刘安那本书,只有名字与简单介绍的三十六计初版。

那叠纸是杨延昭这些日子自己写的。

每一计,杨延昭都先写自己对这一计的理解,然后是古代经典战役的详细描述。

李继隆翻了一会就将这些书稿合上了:“最近有点时间,老夫也补一部分。”说完,直接将这些收在自己身旁。

寇准问:“继续说正事。”

李继隆轻轻拍了拍身边的小布包:“这也是正事,不过也是大麻烦。真有人拿这个翻事,掉几个脑袋也是正常的,不过我这个快死的人,不怕。”

李继隆没有胡说,从宋太祖开始,到宋太宗就发布过至少三次限禁令,到了本朝,更是有严禁私藏天文、兵法之禁。武将家中多少有些兵书,都是需要在秘书省报备,然后再请皇帝特别批准的。

历史上一直到西夏崛起,枢密院才提出把一些兵书发给西北边防的将领学习,此时兵书才算是半解禁。

因为书有限制,规定之外的书诸家兵法全部是禁书。

一直到王安石变法,宋朝才官方整理发行兵书,之前是不行的。

此时,这本三十六计,绝对是禁书。

放在刘安这里没事,因为刘安是秘书正监,只说是留备秘书省,至少可以混过去。寇准不怕,赵继隆也不怕。但杨延昭却不敢留了,因为此书已经算是半成书了。

杨延昭的级别,加上杨家是降将,留这书很可能是玩完。

所以杨延昭补齐之后,自己背下来,又秘密的抄录了一份,原版的赶紧给寇准派可靠的人送回来,请寇准转交刘安。

李继隆说这书是正事,也不算是胡说。

他准备整理好之后,至少秘密的给四大武勋家的子弟,还有嫡系武官学习。

甚至于,李继隆都在思考,将这书改名为三十六阵图,变成先帝热爱并且研究的东西糊弄了一下世人,内部还是写阵图,但相信真正懂的武将能看出真相来。

寇准看着李继隆又把那个布包打开,然后看了几眼后重新包好,这才说道:“说正事,放进来打,放到那里合适。”

李继隆说道:“不能放太多,虽说慈不掌兵,可也不让咱大宋的百姓让辽人祸害了,但事先避难也会被辽人发现问题的,我不急,辽人今年不过来,明年也会过来,所以把防御的主战场放在这里合适。”

李继隆指着刘安那副地图说道:“邢州北五十里。我和辽人打了一辈子的仗,也研究过耶律隆庆这个人,他若南下肯定不会强攻真定府,一定会绕过真定府往南,直扑我们的汴梁城,就算杀不到汴梁也会尽量南下。”

刘安心说李继隆真的很厉害。

历史上,在十八个月之后,耶律隆庆就打到了汴梁头顶上,濮阳。然后才有了寇准说服皇帝亲征的事件。

李继隆继续说道:“我只说大计划,细节我会亲自写信给每个将领,眼下我们还差一步,就是河间府那边没可靠的人。”

寇准立即给了一个准话:“一个月内,调曹家三兄弟过去,如何?”

“他们……”李继隆思考了片刻:“还行,再加上康家两兄弟。”

“没问题。”

听到寇准的回应之后,李继隆指着地图:“不管什么时候,今年,还是明年,辽人肯定会南下,这一点不会有差。潘家老五出海了,否则他是第一人选,他打防御非常出彩。”

“我来。”刘安举了下手。

李继隆摇了摇头:“你不行。”

寇准却说道:“他行,他不敢亲自上阵我相信,但正面守住耶律隆庆他没问题。”

“为什么?”这次不是李继隆一个在问,就是刘承都不信。

寇准很自信的笑了,然后给了一个让刘安吐血的答案。

只听寇准说道:“因为他不要脸。”

李继隆是懵的,刘承惊呆,刘安一脸的悲伤。

寇准立即给了解释:“杨延昭告诉我,若刘安领兵,他什么手段都能用出来,没下限。虽然刘安不懂兵法,不懂军阵,甚至连咱们宋军武官军职都叫不上来,可他却用出点子。想一想,李继迁是怎么死的。”

刘安真的要吐血了。

刘安敢说自己能挡住耶律隆庆是因为自己有信心摆一个地雷阵以及虎蹲阵出来。这换成寇准的来说,就是自己没下限,不要脸,下三滥了。

“还有……”寇准还准备说,刘安不能不开口了:“寇相公,不是这样的,我能守住,因为我有秘密武器。这一点可以从曹七叔那里求证,威力巨大,杀伤力巨大,对马军的威力惊天动地。给我五万兵马,耶律隆庆五十万人马,来多少死多少。若超过五十万,我就有压力了,因为武器制作存量还太少。”

“那烟火,真的管用?”李继隆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刘安点了点头:“埋在地下,炸开之后碎石、铁片乱飞,不求杀死人,炸烂下三路没有半点问题,曹七叔叫这东西为碎蛋飞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