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节(2 / 2)

加入书签

,咯咯笑了起来。

那笑声带着一股藏在暗处的森然之意,埋伏着不为人知的杀机。

而后,任由大理寺的人如何再严刑逼问,她直接昏死了过去,什么都没有再说。

卢卿前来回禀他那厢拷问出的结果,秦陌听到内官死亡的疑点,内心的猜忌也开始往皇城之内蔓延。

但内官一死,线索尽断。

秦陌一时也判断不出,这偌大的皇城,到底有多少他得罪过的人。

卢卿之前一直负责调查侉涅国死士伏击秦陌的案子,翻阅了不少关于侉涅国的记载,听到秦陌说到月神,卢卿与他解释,“朱雀在侉涅国象征的是日,是他们的国王,月神,则是他们的圣女。”

传闻他们的圣女一辈子都会待在神坛之上,不嫁人不出坛,只会在祭祀大典上,站在坛顶跳舞,为民祈福。

但侉涅国消亡时,他们的神坛人去楼空,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女,不知流亡到了世间的何处。

秦陌握了握手上那柄白羽箭矢,陷入了沉思。

直到大理寺门口把守的官差迈进门来,同卢卿禀报他们已经安排好了车马,护送崔家姑娘回去,现下,她已经坐在了回家的车上了。

秦陌垂眸一动不动的眉眼终于抬起,默了默,起身,二话不说,朝着大理寺的马厩,大步流星走了去。

折腾了一日,外头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马车辘辘驶向了赵府,兰殊坐在了车厢内,闭目养神,仍在揣测那两个内官,可能是谁的人。

思来想去,她发现自己并不具有清晰的脉络。

上一世的记忆在今天戛然而止,兰殊回溯过往,只觉得心中多了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作为深闺妇人,她终究对于朝野内外的势力,不够清楚。

隐隐约约,她听到车后有一道踢踢踏踏的马蹄声跟了过来,一直与马车保持着跟随的距离,似是有心相送。

兰殊抬起后车帘看去,一掀幔帘,恰好与秦陌的视线在半空中交汇。

长安的街道上,万家灯火已经点起,昏黄温暖的灯光映照着他,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秦陌见她的目光望了过来,下意识拎了下马缰。

四目交汇,兰殊默然片刻,一把拉实了幔帘,回身坐回了原位。

秦陌眸眼晦暗,缓缓又跟了上来。

走到前方转角处,恰好与主干道交壤的地方,围堵了许多佳节前往曲江游夜市的行人,车水马龙,来往不停,想要从中间穿梭到对面,怕是需要等上不少时辰。

赵府就在对面巷口的转弯尾处。

兰殊掀起车帘的一角,见前方迟迟让不出道,思忖了会,提裙主动下了车。

“官爷就送到这吧,我走到对面就到了。”兰殊一壁说着,一壁已经往前穿梭了人潮而去。

“可是”那御车的官差伸手未拦住她,见前头巷口昏暗,一时放心不下,刚跳下车,正打算朝前跟去,身后搭来了一只手,轻拍了他的肩头一下。

“你先回去复命吧。”秦陌一面朝他吩咐,一面关切注视着兰殊的背影,紧紧追随她而去。

两人一前一后越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兰殊蓦然回首,两人已经到达了对面巷口的灯火阑珊处。

他会跟上来,她也谈不上多意外。

兰殊在寂静的巷角处停下步伐,也是左思右想,有几句话想要问他,以及有一些事,终是要说清楚。

秦陌在两步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兰殊第一句问的便是:“大理寺卿可有把所有调查的结果都告与你?”

她只是目击者,大理寺没有义务把一切都告诉她,但他是当事人,又是他们的上峰,任何的情况,应当是瞒不过他的眼的。

秦陌轻轻地嗯了一声。

兰殊道:“那两个内官是怎么死的?”

秦陌:“显现出来的一个是贪污自缢,另一个是投湖身亡。看着像是他们俩一时财迷心窍,答应帮刺客藏匿武器,后来东窗事发,便自戕了。”

兰殊听他的用词充满了怀疑,“你也觉得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秦陌道:“我只是还没有线索。”

看来他已经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对劲,倒也不需要她废口舌去提醒了。

兰殊微一点头,不冷不热道:“你心里有数就行。”她顿了顿,“还有其他不对劲的地方吗?”

秦陌短促的沉默,脑海中第一下闪过的,就是那柄不合梦境的箭羽。

秦陌道:“其他没什么了。”

话音甫落,他定定望着兰殊紧绷了一日的脸色,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彻底的松懈。

这一日,是她前世的噩梦。

今天既已出现了一道箭,他俩均已安全度过,便叫这件事,从兰殊心里彻底翻页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